20
2017

19:30

|
28
2017

19:30

$50

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一號會議室

購票
舞蹈

芭蕾舞導賞講座系列 — 名著.美樂

節目資料票務查詢

不設劃位

 

(粵語主講)

 

講座簡介

 

文學名著的情節大多涵蓋尖銳糾結的矛盾衝突,刻劃人物的複雜個性及其多重層次的情緒變化,極具感染力。不同年代的編舞家取材名著故事,配合動聽感人的樂曲,凸顯多樣變化的氣氛情調和戲劇性效果,排演各自編創的舞作。
 
妙曼的樂韻又啟發編舞家創作非敍事性的短篇精品,呈現舞蹈員起舞時互動的情緒交流,抒發彼此之間的思緒狀態;繼而誘發觀眾運用想像力,主動地作出各種聯想。

是次講座系列由資深芭蕾舞自由撰稿人劉玉華主講。劉氏為香港大學文科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並獲頒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文憑。曾為康樂體育事務處及吳湘霞芭蕾舞學校舞蹈教師、城市當代舞蹈團業務經理。歷年來替本地各大報刊雜誌撰寫舞蹈評介與專訪文章,撰寫《香港舞蹈歷史》﹙芭蕾舞部分﹚;又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節協會、澳門文化中心等委約撰寫專題特稿,主講舞蹈導賞講座、翻譯舞蹈演出場刊;更應邀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教師文憑課程翻譯教材與課程手冊、出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演後開評 — 藝評寫作導領計劃導師。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出任前市政局舞蹈顧問小組成員。自二○○九年起主講「芭蕾舞專題導賞講座系列」。已出版的著作有:《國際舞星閃閃》、《中國芭蕾速寫》、《風華曼舞集》等。劉氏熱愛芭蕾舞,經常周遊多國城市觀舞及採訪;憑其經驗與知識,定能加深大眾對芭蕾舞的認識,從而增加賞舞的興趣。

 

7月20日《唐・吉訶德》

塞萬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的小說自十七世紀面世以來,啟發了幾代編舞家的靈感。他們分別排演不同版本的同名長篇舞劇,既展現別具西班牙激情的舞蹈風格,又兼備古典芭蕾優雅的舞蹈段落。劇中更加插了惹笑詼諧的場景,教人倍感歡愉。

 

選播片段:米蘭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荷蘭國家芭蕾舞團、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等。

 

8月3日 《林中仙子》、《天方夜譚》

二十世紀初,戴瓦格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 (Diaghilev's Ballets Russes) 的編導米高・福金 (Mikhail Fokine) 深感長篇敍事芭蕾舞劇只管因襲陳舊的模式,導致作品僵化空洞,窒礙了芭蕾舞的發展。福金提倡嶄新的創作守則,認為舞蹈跟音樂或布景在整個演出中應該佔同等的重要性;他又開創了短篇獨幕舞劇的先河。

 

《林中仙子》選用了蕭邦 (Chopin) 的多首鋼琴曲作配樂,《天方夜譚》則以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Rimsky-Korsakov) 同名交響樂組曲中其中三個樂章作配樂。

 

選播片段:馬林斯基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劇院。

 

8月10日《茶花女》

《茶花女》是約翰‧纽邁亞 (John Neumeier) 根據法國大文豪小仲馬 (Dumas, fils) 小說改編的長篇舞劇,採用蕭邦多首鋼琴名曲作配樂,並以倒敍及「劇中劇」的手法展現故事情節,增強全劇的戲劇性張力。男女主角多段細膩深情的雙人舞,感人至深。

 

選播片段: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漢堡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等。

 

8月17日 《仲夏夜幻夢》、《布蘭詩歌》

費德烈‧艾斯頓 (Frederick Ashton) 改編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為獨幕舞劇,名為《仲夏夜幻夢》,並配上孟德爾遜 (Mendelssohn) 家喻戶曉的樂曲。此劇精簡緊湊的佈局結構,優雅兼妙趣並重的舞蹈動律設計,凸顯仙界與凡間多對愛侶的關係。大團圓結局教人滿心歡喜。

 

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爾夫 (Carl Orff) 最為人熟悉的清唱劇《布蘭詩歌》,包括共廿五首唱詞源自十三世紀中古拉丁文及德文的修道院詩篇和歌曲。英國編舞家大衛‧賓特利 (David Bintley) 藉着糅合芭蕾舞與富現代感的姿態動律,鋪排連串機智幽默、創意無限的場景。劇中命運女神轉動人生輪盤,三位年輕修士因未能抗拒俗世誘惑,背棄清規戒條,縱情肉慾,終自吃苦果。

 

選播片段: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東京新國立劇場芭蕾舞團、亞特蘭大芭蕾舞團等。

 

8月24日《安娜‧卡列尼娜》

兩位當代俄羅斯編舞家艾庫曼 (Boris Eifman) 與羅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 分別根據托爾斯泰 (Tolstoy) 的小說排演個人版本的舞劇。配樂方面,前者拼合了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十多段耳熟能詳的樂曲段落及相應的聲響效果;後者則選用俄羅斯作曲家謝德林 (Rodion Shchedrin) 撰寫的同名舞劇音樂。透過富表現力的肢體動律,展現多位主要人物之間愛恨糾纏的關係,跌宕起伏的激情,以及各自的困惑、掙扎、衝突與滅亡,舞劇凝聚了觸動人心的感染力。

 

選播片段:聖彼得堡艾庫曼芭蕾舞團、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等。

 

8月31日《火鳥》、《牧神的午後》、《晚上》

史達拉汶斯基 (Stravinsky) 別具震撼力的配樂,烘托取材自俄羅斯民間傳說中法力無邊的火鳥,擊敗邪惡魔術師,營救王子和公主的多個神秘詭異場景。福金創作的《火鳥》貫徹其創新的多項編舞原則,自廿世紀初首演迄今,被譽為舞蹈、音樂和舞美三者融合一致的不朽傑作。

 

美國編舞家謝洛姆・羅賓斯 (Jerome Robbins) 的兩齣短作《牧神的午後》及《晚上》,藉着德布西 (Debussy) 如夢似幻的朦朧樂韻和蕭邦的三首浪漫夜曲,編創了多段情調各異、含蓄委婉的雙人舞,誘發大家作多重層次的美感聯想。

 

選播片段:馬林斯基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及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

 

9月7日《馴悍記》

莎士比亞的喜劇,描述悍婦婚後變得千依百順,男女主角嬉笑打罵的場面,熱鬧惹笑。

 

約翰.格蘭高 (John Cranko) 的舞劇版本,早已是公認的傳世佳作。

 

法裔編舞家克里斯多夫.馬約 (Jean-Christophe Maillot) 新近編排的兩幕版本選用蕭斯達高維契 (Shostakovich) 的多首樂曲作配樂。他以嶄新的角度揭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心理狀態和相互之間的關係,予人耳目一新兼富現代氣息的體驗。

 

選播片段:史圖加芭蕾舞團、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等。

 

9月14日《胡桃夾子》

每逢聖誕節,佐治.巴蘭欽 (George Balanchine) 的舞劇版本是美國境內最經常搬演的合家歡劇目。

 

另一位美國編導馬克.莫里斯 (Mark Morris) 深受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樂曲感染,遂採取新穎富趣味性的表現手法,借題發揮,編排了貼近時代氣息、有關個人成長歷程的舞作──《硬胡桃》(The Hard Nut)。

 

加進多種民俗傳統元素,同樣採用柴可夫斯基配樂的《過年》(中國版《胡桃夾子》),別具中國特色,舞蹈場面賞心悅目。

 

選播片段:紐約市芭蕾舞團、馬克.莫里斯舞蹈團及中國國家芭蕾舞團。

 

9月21日《冬日故事》

這是一齣以悲劇開場、喜劇告終的劇目。莎士比亞原劇裏的一國之君本擁有美滿家庭,卻因被霎時間莫名的嫉妒衝昏頭腦,導致妻兒先後猝逝,初生幼女遭遺棄險些送命。他稍後克服心魔,重拾理智,自知鑄成大錯。此後,他每天懺悔,哀悼枉死的至親。十六年後,國王竟與「死去」的妻子重聚,又無意間跟失散的女兒相認,並和兒時好友冰釋前嫌。劇情發展可謂峰迴路轉。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駐團編舞家克里斯托弗.惠爾頓 (Christopher Wheeldon) 編排的這部長篇舞劇,充滿戲劇性衝突和觸動人心的激情。

 

選播片段: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及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

 

9月28日《風流寡婦》

羅奈・海德 (Roland Hynd) 改編自雷哈爾 (Franz Lehár) 同名輕歌劇的三幕舞劇,每一幕均安排不同情調、風格迥異的群舞場面,包括舞步整齊合拍的民族舞、熱情奔放的肯肯舞、迴轉瀟洒的華爾茲。劇中多對愛侶的雙人舞,盡顯柔情蜜意;滑稽角色爭風呷醋、笨拙的舉止,則為全劇平添歡樂的氣氛。

 

選播片段: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香港芭蕾舞團、休斯頓芭蕾舞團等。

 

*每節講座長約兩小時,不設中場休息。
講者將因應實際情況播映相關片段,並保留更改選播劇目之權利。

location 日期
location 地點
location 價錢
20.07.2017 (四)
19:30
03.08.2017 (四)
19:30
10.08.2017 (四)
19:30
17.08.2017 (四)
19:30
24.08.2017 (四)
19:30
31.08.2017 (四)
19:30
07.09.2017 (四)
19:30
14.09.2017 (四)
19:30
21.09.2017 (四)
19:30
28.09.2017 (四)
19:30
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一號會議室
location
location 日期
20.07.2017 (四)
19:30
03.08.2017 (四)
19:30
10.08.2017 (四)
19:30
17.08.2017 (四)
19:30
24.08.2017 (四)
19:30
31.08.2017 (四)
19:30
07.09.2017 (四)
19:30
14.09.2017 (四)
19:30
21.09.2017 (四)
19:30
28.09.2017 (四)
19:30
location 價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