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7

19:30

|
08
2017

19:30

$50

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購票
音樂

「音樂遊蹤」講座系列:法國站

講座介紹講者介紹票務

(粵語主講)

浪漫而精巧,細緻而富想像力。法國作曲家的音樂就像葡萄酒,小小的變化足以刺激人類感官,微微的苦澀令人喚醒無盡幻想。廣獲好評的「音樂遊蹤」講座系列在二○一七年重歸太空館演講廳,胡銘堯將帶領大家遊歷法國,品嘗法國的優秀音樂,仔細剖析當中的巧妙,聽盡八位作曲家的人生故事與經典樂章。

 

14  庫普蘭 François Couperin(一六六八至一七三三)

庫普蘭來自一個音樂世家;他被譽為最優秀的古鍵琴作曲家和最出色的管風琴即興演奏者;在他死後,我們對他的生平一無所知;他的書信甚至被拿來蓋醬缸;他的音樂理論雖備受尊崇,死後卻並不廣為流傳。庫普蘭的一生,與巴赫出奇地相似。一起來認識這位被稱為「偉大」的法國巴羅克時期作曲家。

 

111日  白遼士 Hector Berlioz(一八○三至一八六九)

「學解剖!把身體割開!我倒想將我的身體和靈魂,投進我現在開始感受到的偉大音樂中!」醫科逃兵白遼士,不久後成為一位極端浪漫的作曲家。音樂成為盛載他的幻想、理想和浪漫情懷的媒介。沒有幾個音樂家懂得欣賞他;他那自由的精神,也隨著年月而磨滅。不過,他那些狂傲的音樂,卻是浪漫樂章中最獨特、最富冒險精神的聲音。

 

118  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一八三五至一九二一)

享盡天年的聖桑,一生追隨平衡於理智、清晰與準確的古典主義。他極為欣賞莫扎特,與莫扎特一樣,他其實也是位音樂神童,其鋼琴家生涯活躍至他晚年。可是,他追求的規範與約制,卻與日漸濃厚的個人主義互相抵觸。聖桑是一位將藝術造詣與技巧放在高位的作曲家,一生成為悍衛法國音樂傳統的守護者。

 

125  佛瑞 Gabriel Fauré(一八四五至一九二四

佛瑞與他的老師聖桑一樣,相當長壽。同時,他們親歷十九世紀飛逝,見證著各式主義、國家聯邦與社會焦慮的起跌盛衰。他那個人化而隱晦的音樂,對和聲與旋律的細節有敏銳觸覺,極富原創性;這些音樂上的新可能,隨即被他的後輩發揚光大。透過欣賞佛瑞音樂中的創見與精巧,我們能更理解法國音樂的發展和更貼近我們時代的音樂。

 

215  德布西 Claude Debussy(一八六二至一九一八)

德布西曾經宣稱,他能背誦演奏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依索德》。他沒有說謊,在拜訪聖地拜羅伊特前,他已對德國歌劇巨人的作品瞭如指掌。可是,他的歌劇《貝利亞與梅麗桑》,卻是截然不同。雖然他被華格納支持者說成叛徒,但德布西打開了一個從未探索過的新世界。他在音色與織體的創意,立時被奉為巴黎的時尚。德布西是打破傳統與只信觀感的自由靈魂。

 

222  拉威爾 Maurice Ravel(一八七五至一九三七)

拉威爾的父親是瑞士人,媽媽是巴斯克人,並且承繼了兩種文化中的優秀之處。他的音樂,就像瑞士腕錶般的精準,也像西班牙舞蹈般奔放。他欣賞德布西,卻同時強調自己的獨特之處。拉威爾一直與包括德布西在內的主流建制保持距離。他雖然孤獨,但其視野卻穿越時空與文化,為自己的音樂注入獨特的品味,塑造出一個只有他才能建構的精巧世界。

 

31  浦朗克 Francis Poulenc(一八九九至一九六三)

當德布西離棄華格納時,巴黎另一班作曲家正高呼要創作一些不是華格納、史達拉汶斯基與德布西之流的音樂。這班被稱為法國「六人組」的作曲家,創作簡單直接的音樂,追求爽快、扼要與直率。浦朗克作為「六人組」一份子,所創作的音樂,起初有著直接的、愉快的風韻。可是,隨著他身處的世界在大戰後崩解,他把他的作品深化成與靈魂的深刻對話,與對人性絕望的沉思。

 

38  梅湘 Olivier Messiaen (一九○八至一九九二)

梅湘為巴黎聖三一堂擔任超過六十年的管風琴師,他的作品極富宗教色彩;而梅湘作為「年輕法國」音樂會系列的成員,他的音樂卻是熱情洋溢。他曾淪為戰俘,熬過二次大戰集中營,這令他創作出超越時間的作品,又同時以他親自記錄雀鳥的啼叫聲,提醒我們這地球上還有美麗的自然之聲。梅湘的作品喚醒遠古的傳統,同時遠眺無限。

 

 

資料由講者提供

location 日期
location 地點
location 價錢
04.01.2017 - 25.01.2017
15.02.2017 - 08.03.2017
(逢星期三,晚上7:30,共八講)
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location
location 日期
04.01.2017 - 25.01.2017
15.02.2017 - 08.03.2017
(逢星期三,晚上7:30,共八講)
location 價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