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4

19:30

|
14
2024

19:30

$80

香港科學館演講廰

購票
音樂

「優美號列車—漫遊古典天地」講座系列

講座介紹講者介紹票務

每週90分鐘,帶你由總站出發,乘搭「優美號」美樂專車,漫遊古典音樂世界。每次講座以一個切入點,輕鬆發掘欣賞樂趣;更在不知不覺間,讓你學會一些小知識,以建立對古典美樂的長期愛好。

 

2024年6月5日(三)

第一講:至愛旋律巡禮                   

無數古典名曲,不須對樂理或音樂史有任何認識,聽者都能聽得如癡如醉。介紹你認識莫扎特、比才、柴可夫斯基、葛利格、拉赫曼尼諾夫等大師的雋永旋律,並嘗試解構,作品之所以動人,有甚麼原因?

 

2024年6月12日(三)

第二講: 色彩世界                       

吹彈拉打,配以五花八門的物料、演出人數的變化、在樂器不同位置演奏、樂器的組合、音區的運用、加入弱音器等特別效果⋯⋯可以製造出千變萬化的音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拉威爾和雷史碧基是著名的管弦樂配器大師,我們會一窺他們如何把樂團,化成他們的調色板。

 

2024年6月19日(三)

第三講:節奏那位無名英雄!     

聽眾很容易受節奏牽引,例如聽到一首船歌,當主旋律還未出現,那種悠然自得的感覺,已經由那6/8拍子帶出。同樣道理,莫扎特第40交響曲家傳戶曉,很多朋友都可以唱出那主旋律,但相信很多人不會留意到,整個第一樂章都出現那個「兩短一長」的節奏動機。讓我們一起為「節奏」這位無名英雄大平反,並認識多種以節奏命名的作品。

 

2024年6月26日(三)

第四講:和鳴                               

簡單來説,兩個或以上聲部同時發音叫和聲,這是音樂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古人以「琴瑟和鳴」及「鸞鳳和鳴」來描繪夫妻感情和諧;這境界美好到要用音樂術語來形容,不禁令人對音韻諧協,產生一份敬意。西洋音樂十分著重和聲,建立了多套相關系統,從而令音樂帶來不同共鳴和層次感,亦成為多聲部對位作品的創造基礎。

 

2024年7月10日(三)

第五講:動聽人生                         

在人生不同階段,古典音樂都可扮演重要角色。嬰兒時期,媽媽哼出「搖籃曲」;部份大學,在畢業禮中響起《希望與榮耀的地土》;嫁娶之日常聽到孟德爾遜的《婚禮進行曲》;喪禮上可能又有人選擇巴凱貝爾的《D大調卡農曲》,奇怪的是此曲同樣適用於婚禮!⋯⋯「人生曲」還有很多很多。電影、教堂,以至餐廳,都是不少古典音樂的show time呢!

 

2024年7月17日(三)

第六講: 名曲有古講⋯⋯             

音符的動態很神奇,能有效引發聽者的聯想。音樂的描繪能力甚高,無論是生物、死物、感覺,以至抽象的概念,都可以表達得全神到位。偉大作曲家深明箇中玄機,懂得以作品講故事;無論是韋華第《四季》或穆索斯基《圖畫展覽會》等片段式的個別故事,以至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或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天方夜譚》等長篇故事,都反映作曲家的細緻心思。

 

2024年7月24日(三)

第七講: 神乎其技!!               

《魔笛》裡的<復仇之歌>是花腔女高音大展身手的時刻,當中不但要高,要響,還有不少「跑句」!巴格尼尼寫了一首小提琴二重奏,但卻由「一位」樂手拉奏;那邊廂,多首蕭邦的練習曲相當辣手,偏偏有人要在上面「加辣」!超技作品不計其數,難在那裏?除了高、響、快,還有甚麼方法增加演出難度?一人同時唱兩部如何?

 

2024年7月31日(三)

第八講: 90分鐘  穿越時空         

從未試過以一次講座的時間,介紹1 500年 — 從中世紀到現代的西洋音樂史。畢竟,當中發展脈絡太複雜,經歷的時期、可提及的作曲家、作品和風格如恆河沙數,很難避免會掛一漏萬⋯⋯不過,如果來個蜻蜓點水式的速讀,卻能為與會者留下一個宏觀印象,並能初步認識西洋音樂史中好些基本術語。

 

2024年8月7日(三)

第九講: 歌詞的魅力                   

人聲與樂器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可以唱出歌詞,把作品的內容直接唱出來。有了歌詞,就代表有了子音和母音的不同配合,增強表達力。再加上歌者一般是面向觀眾,大家可以從其的面容、表情、眼神及身體動作等,領略作品的迷人之處。最後一課,與你探視作曲家如何被歌詞打動,以至使盡渾身解數,將之與音樂巧妙結合,去打動更多人。我更會請來一位專業歌唱家,即席高歌示範!

表演示範: 

女中音: 廖靜茵Bonnie Liu

鋼琴伴奏: 黃歷琛Alex Wong

 

2024年8月14日(三)

第十講:各處鄉土各處音           

不同地方的語言、歷史、氣候、文化習俗和民間故事,會孕育出不同的音樂語言,對香港人來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之一是中國音樂;舉例說,除了敲擊樂器「板」之外,《梁山伯與祝英台》協奏曲當中完全沒有中國樂器,為甚麼我們一聽就知道這是中國音樂?背後與選用的音階、模仿民族樂器、所説的中國故事、中樂的元素等等都有關係。西洋音樂來自更多國家,地方特色所表達出的音樂面貌更豐富,就來個「耳朵去旅行」吧!

 

(資料由講者提供)

 

粵語主講

 

每場講座長約1小時30分鐘。

 

不設劃位

 

本節目內容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

 

主辦機構有權更改講座內容及更換講者。

location 日期
location 地點
location 價錢
05.06.2024 - 14.08.2024 (星期三,晚上7:30,共十講)
香港科學館演講廰
location
location 日期
05.06.2024 - 14.08.2024 (星期三,晚上7:30,共十講)
location 價錢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