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劇於二〇〇一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口述非實體人文遺產傑作」項目,今年為十周年紀念,戲曲節特別上演兩台崑劇節目,以示慶祝。七月北方崑曲劇院帶來嶄新演繹的《西廂記》及傳統折子戲,在關注保留傳統的同時,亦展示崑劇多年來的發展和變化。
崑劇又稱崑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早在元末明初,在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一種稱為「崑山腔」的南方聲腔流行,其後吸收其他聲腔的優點,發展成「崑曲」。
崑曲原以清唱 為主,經改良後愈多見於舞台演出,隨即風行全國。明末清初為崑曲全盛時期,曾獨佔我國戲曲鰲頭近二百年之久。清中葉後,京劇取代崑劇成為全國最流行的劇 種,崑曲走向式微。及至二十年代初,因熱心曲家出資策劃,以清末碩果僅存的全福班崑劇老藝人為教師,在蘇州開辦崑劇傳習所,培養傳字輩一代崑劇藝人,使崑 曲命脈得以延續。五十年代,周傳瑛、王傳淞等老一輩藝術家改編演出《十五貫》,轟動全國,有「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美譽,使崑劇復甦。
在唱腔上,崑 曲分為南曲和北曲。南曲繼承了宋詞以及民間歌曲的特質,說唱音樂較嚴謹,採用五聲音階(基本上不用半音),保持著基本的小節數(也就是板),襯字較少,且 不佔板位,有“襯不過三”之說。行腔方面,較為人熟悉的是“水磨腔”,其聲調清柔委婉,對平、上、去、入有嚴格要求,注重吐字、過腔和收音,大大增加音樂 佈局空間,表現纏綿婉轉、抒情柔和的藝術風格。
北曲較多繼承北方說唱藝術的成份,如諸宮調、市井叫賣聲、小唱等,因此北曲的曲牌格律要求比較寬泛,板數不定,可增可減,襯字多少不拘,故聲情偏於跌宕豪爽,音階方面則用七聲音階,跳躍性強。
然而,北曲在 長期吸收昆山腔的過程中亦趨「南曲化」,在昆劇演出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單支曲牌的摘用,還有「南北合套」,即是北曲由一個角色應唱,南曲則由幾 個不同的角色分唱。這幾種南北曲的配合使用辦法,完全從劇情出發,音樂完美地因應戲劇需要,表現出多樣的靈活性。
崑劇集合了歌 唱、舞蹈、武術、文學等多種傳統藝術於一身,有著豐富的內涵,其聲腔和表演藝術深刻影響了後來劇種,如京劇、粵劇等均受其啟迪,因此又被譽為「百戲之 母」。二零零一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公佈了一批「口述非實體人文遺產傑作」,共十九個出色的項目,中國的崑曲也名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