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哥德堡變奏曲》,BWV 988
節目長約1小時15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觀眾務請準時入座,遲到及中途離座者將不獲安排入場/返回座位。
本節目內容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
主辦機構有權更改節目。
「奧拉夫遜將巴赫演奏帶到一個全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BBC音樂雜誌》
「令人歎為觀止的卓越鋼琴家」《留聲機》
冰島鋼琴家維京格.奧拉夫遜技藝超群,編排演奏曲目別有遠見,憑此兩項特長在樂壇大放異彩。他近年為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灌錄的唱片,包括《格拉斯鋼琴作品》(2017)、《巴赫》(2018)、《德布西與拉莫》(2020)、《莫扎特與同時代作曲家作品》(2021)和《來自遠方》(2022),皆啟發了大眾與樂評家的想像力,在串流平台吸引超過六億人次觀看。
2023年10月,奧拉夫遜推出萬眾期待的巴赫作品《哥德堡變奏曲》專輯,由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發行,並於2023/24季度以《哥德堡變奏曲》作爲世界巡迴演出的主題,足跡遍及六大洲。在全球各大演奏廳,包括倫敦南岸中心、紐約卡奈基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廳、巴黎愛樂廳、東京新多利音樂廳、冰島雷克雅維克的夏帕音樂廳、美國和路迪士尼音樂廳、巴西聖保羅音樂廳、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蘇黎世音樂廳、柏林愛愛樂廳、布達佩斯藝術宮、瑞士琉森文化會議中心、法蘭克福舊歌劇院等,與觀眾分享巴赫這套巨作。
作為當今炙手可熱的音樂家,奧拉夫遜獲頒多個赫赫有名的獎項,包括德國奧帕斯「年度器樂家獎」(2023)及兩度獲得「最佳獨奏唱片獎」、國際北歐人年獎(2023)、索克音樂獎(2022)、《留聲機》「年度藝術家獎」(2019)及《BBC音樂雜誌》「年度最佳唱片獎」(2019)。
奧拉夫遜無論在台上或台下均是位極富魅力的傳播者,他的才華還延伸到廣播領域,迄今已為電視和電台製作數輯節目。在早前疫情封城期間,他曾為BBC第四台的旗艦藝術節目《前排座位》擔任駐場藝術家達三個月,在雷克雅維克空無一人的夏帕音樂廳作現場直播,吸引到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聽眾。
資料由表演者提供
《哥德堡變奏曲》,BWV 988
巴赫(1685-1750)
普稱《哥德堡變奏曲》的樂曲,作品編號 BWV 988,是巴赫於1741年(即去世前九年)委託在紐倫堡的一位出版商朋友印行的,樂譜扉頁上有這樣的描述(原文為德語):「供雙層羽管鍵琴彈奏的鍵盤練習曲,由一首詠嘆調及多首變奏組成。由波蘭皇室和薩克遜選侯國的宮廷作曲家、宮廷樂長、萊比錫合唱音樂總監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特地為振奮鑑賞家的精神而創作。紐倫堡,出版商巴爾薩薩.施密特」。
《哥德堡變奏曲》這樂曲別名,並不是巴赫本人所起的,傳說最早來自作曲家的早期傳記作者約翰.福克爾,他聲稱此曲是巴赫受俄羅斯外交官赫爾曼.蓋沙令伯爵委託而創作。蓋沙令伯爵來自波羅的海德國貴族家庭,曾擔任奧古斯特三世在德累斯頓和華沙的宮廷大使。據說他因飽受失眠之苦,要求隨行的年輕大鍵琴、管風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約翰.哥德堡(1727-1756年)為他奏樂。福克爾寫道:「伯爵希望這些音樂旋律流暢而帶一點活潑,可以在他不眠之夜助他心情輕鬆一些」。
這説法引起了一些人荒謬的誤解,以為《哥德堡變奏曲》能治失眠,這可笑且荒謬的說法甚至還引發了一些科學實驗。但其實根據福克爾繪形繪色的描述,伯爵「從沒聽厭巴赫為他寫的變奏曲」,並且「以一個裝了100塊路易金幣的高腳金杯」酬謝巴赫。
大多數現代學者,包括專門研究巴赫的學者克里斯托夫.烏爾夫都否定了福克爾的說法,理由之一是這類委約作品通常會有正式的題獻,但巴赫的樂譜中卻沒有;其次,哥德堡雖然曾在萊比錫跟隨巴赫學習,但在僱主要求學習和演奏這首作品時,僅是一位14歲的少年,無論這位大鍵琴演奏家有多麼早熟,他也需要擁有非凡的成熟技巧才能勝任彈奏如此精湛的樂曲。
巴赫此前出版了三部大鍵琴和管風琴「鍵盤練習曲」合集(Clavier-Ubung),始於1731年的《六組曲》,還包括《意大利協奏曲》和《法國序曲》等作品。因此,烏爾夫認為雖然《哥德堡變奏曲》的扉頁文字即使沒有明文道出,但也意味著這是屬於該「鍵琴練習曲」項目的第四部分,亦認為巴赫打算將這套變奏曲作為他展示鍵盤獨奏潛力的教學作品選集的「宏偉結局」。
這樣的項目與巴赫徹頭徹尾的「百科全書式樂論」相符,因為變奏曲形式是巴赫在此之前未涉及的作曲類型。耐人尋味的是,傳記作者福克爾寫道,巴赫此前曾考慮寫變奏曲「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和聲基礎造成重複又相似的感覺」。《哥德堡變奏曲》光彩奪目之處,正是作曲家展示了在限制甚多的形式中那無窮的變化。
根據著名巴赫學者羅伯特.馬歇爾的說法,《哥德堡變奏曲》是「18世紀出版規模最大的單一鍵盤作品」,要到貝多芬的《槌子鍵琴奏鳴曲》和《迪亞貝利變奏曲》出現,我們才看到壯麗程度可媲美的獨奏鍵盤創作。
對於維京格.奧拉夫遜來說,巴赫留給後世的傑作所引起的現象,本身就是變奏成長發展的基礎條件。那不是一個靜態、不變的實體,而是可塑的現實,因為「每個元素都可以討論:速度、力度、比例、聲音效果等等⋯⋯」。如果我們打開像《哥德堡變奏曲》這樣的樂譜,「一個悖論立即顯現出來:這音樂既極其豐富又出奇地簡潔。音樂結構非常詳細,但幾乎沒有任何關於如何在演奏中塑造它們的指示」。根據這位來自冰島的鋼琴家的說法,巴赫的音樂「超越了任何個人、任何世代、任何學派。的確,巴赫的音樂比巴赫本人更偉大」。
這一論斷似乎在過去一個世紀《哥德堡變奏曲》的認受歷程中得到了充分證實。克里斯托夫.烏爾夫指出,儘管缺乏實際公演的記錄,但第一版早已「廣泛流傳」,直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才有相關記錄。然而,自從波蘭大鍵琴家旺達.蘭多夫斯卡在1930年代初首次錄製這部作品以來,《哥德堡變奏曲》經歷了令人驚訝的多種變化,成為「變奏中的變奏」。1955年,22歲的格倫.古爾德的首次錄音,本身就書寫了音樂史,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不僅確立了這部作品的廣泛流行,也確認了其作為「古典音樂」典範的地位。
奧拉夫遜觀察到「令作品成為我們自己的,是《哥德堡變奏曲》持久而獨特的挑戰」,「借用賓.莊遜形容莎士比亞的話,對這一部『不屬於一個時代,而是屬於永恆』的作品,我們演奏者必須以某種方式感覺自己參與了它的創作,已經以某種方式重新詮釋了它,使它適應我們的同代人」。這位鋼琴家又將這部史詩般的作品比作「一棵宏偉的橡樹,同樣壯麗,但在某種程度上有機、生動,樂曲形式既會反應又能再生,葉片不斷展開,通過某種形而上的、穿越時間的光合作用,為其愛好者產生音樂氧氣」。
巴赫的訃聞由兒子卡爾.埃曼紐爾與仝人撰寫,試圖指出他父親這位一家之長的天才特質,而其中一句話幾乎可以作為《哥德堡變奏曲》的總結:「他只需聽到任何主題,幾乎在同一瞬間,就能意識到藝術處理中幾乎所有的複雜精妙」。
這一說法讓人想起藝術家米開朗基羅,他能夠在未雕刻的大理石塊中感知到雕像成形後的樣子。然而,與雕塑家專注於材料中隱藏的理想形態不同,巴赫將他的主題視為搭建一系列30個完全不同視角的、無盡迷人的架構。
巴赫構思的複雜性和一致性,在宏觀和微觀層面上都是顯而易見的。以《哥德堡變奏曲》精心打造的對稱和數字象徵主義來說,詠嘆調,即變奏曲的基礎,由32個小節組成,所涉及的30個變奏曲被首次完整呈現及其結尾再現的詠嘆調所包圍,共計32個「段落」。詠嘆調中32個小節又被對稱地細分,每一半包含16小節,並且重複一次。如何將每個變奏曲與這種重複結構保持一致,是奧拉夫遜詮釋中「值得討論」的眾多因素之一。
巴赫在《哥德堡變奏曲》的詠嘆調中使用了三拍子的旋律,根據他的音樂符號系統,這被視為「完美的節奏」(tempus perfectum),因為基督教神學中將「三」與「聖三一」相聯繫。根據烏爾夫的說法,這首詠嘆調在1741年之前就已經存在,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萊娜手稿中有詠嘆調的副本;而韓德爾在1733年出版的一套變奏曲可能成為了巴赫構思一個以低音為主題的宏偉變奏結構的靈感來源。
詠嘆調被歸類為薩拉班德舞曲,這是一種威嚴的三拍子舞曲,源自西班牙,並且早已成為慢板宮廷舞曲。巴赫喜歡將薩拉班德舞曲用於特別沉重的音樂反思,就像他為大提琴獨奏創作的組曲中相應樂章一樣。
隨著這首詠嘆調開展,巴赫將G大調和E小調巧妙地並置,使得從一開始主題就包含了一個小規模的「陳述—離開—返回」之旅,並在回到G 大調時隱含著一種「回歸家園」的感覺。這預示了聆聽整個宏偉作品時,當在30個變奏之後重新呈現詠嘆調時的經歷。在這個更大的框框中,變奏16在設計中成為中途點,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它標誌著一個「新的開始」,並以法國風格的「序曲」形式呈現。
《哥德堡變奏曲》中究竟是什麼成為變奏了?詠嘆調的寧靜旋律雖然有錯綜複雜的裝飾音點綴,但變奏的焦點並不在旋律本身,而是受到不斷重複的低音聲部和其所追蹤的和聲進程所引導。這30個變奏包含了三種不同類型,巴赫予每種類型呈現出十個變奏,並且每隔三個變奏就重新開始一次模式。第一種類型(第1、4、7號變奏等)涵蓋對不同風格的廣泛探索—發明曲、帕塞皮埃、吉格等等。每組三個變奏中的第二種類型則轉向更明顯的炫技展示。而第三種類型將主題視為雙聲部的卡農,通過逐漸擴大的音程將聲部分開,從第3號變奏的同度卡農到第27號變奏的九度卡農。
然而,巴赫的做法並不僅僅是抽象的,每個變奏都賦予了其獨特的速度、節奏特徵、情緒和裝飾類型。《哥德堡變奏曲》在其龐大結構的一致手法下呈現了戲劇化的對比,一種解放的喜悅與最深沉的精神痛苦共存(例如在小調的慢板第25號變奏中,旺達.蘭多夫斯卡稱之為「黑色珍珠」變奏,這一説法自此流傳後世)。最後一個第30號變奏,不是10度的卡農,而是「quodlibet」,這是拉丁文,意指「喜歡放什麼就放什麼」,指的是無拘無束地把任何材料都混在一起,成為「音樂雜錦湯」,利用對位法的嚴謹藝術將一系列來自民間或流行音樂的熟悉曲調編織在一起。
在這段旅程結束時,詠嘆調再現,巴赫傳達了一種失樂園重現的感覺,這個目的地,既讓人感到熟悉,又與其最初純真狀態相距有若千光年。福克爾關於《哥德堡變奏曲》的其中一個説法説得無懈可擊,就是:即使蓋沙令伯爵大手筆地願意支付,「再多付上一千倍,仍然無法足以和作品的藝術價值相比」。
英文樂曲介紹由湯馬士.梅提供
翻譯由格致語言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門票由4月30日起在各城市售票網售票處、自助售票機、網上、流動購票應用程式及電話購票熱線發售。
(開售首天每人每次限購 20 張門票,翌日起每人每次限購最多 40 張門票。)
年滿60歲的長者、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可享半價優惠(全日制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音樂盛會」套票優惠
同時購買「維京格.奧拉夫遜鋼琴演奏會」、「陳銳小提琴演奏會」及「巴塞爾室樂團」不同節目的正價門票,可獲以下優惠:
2 場 9 折;全部 3 場 85 折。
「音樂盛會」集體購票優惠
每次購買「維京格.奧拉夫遜鋼琴演奏會」、「陳銳小提琴演奏會」及「巴塞爾室樂團」的正價門票,可獲以下優惠:
4 至 9 張 9 折;10 至 19 張 85 折;20 張或以上 8 折。
上述購票優惠只可享用其一。
節目查詢:2268 7321
票務查詢及客戶服務:3166 1100
電話購票:3166 1288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流動購票應用程式:URBTIX
《哥德堡變奏曲》的當代詮釋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是十八世紀鍵盤音樂的典範,是次講座將剖析這部經典的結構及獨特之處,並介紹音樂會主角——鋼琴家維京格.奧拉夫遜的詮䆁和觀點。此外,我們將通過著名演奏家的錄音片段,比較不同的演繹風格,藉此感受《哥德堡變奏曲》的魅力與深度。
日期:2024年6月11日(二)
時間︰下午6時45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演藝大樓四樓大堂
講者:賴建群(音樂教育工作者)
粤語主講。講座長約1小時。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