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
Web Content Display
Web Content Display
主辦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籌劃 : 藝術推廣辦事處
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期間令本港逾萬棵樹木倒塌,當中被砍下的不乏珍貴的樹種。藝術推廣辦事處與香港雕塑會和一口藝術協會合作,珍視這批被砍下的「廢柴」,以藝術的力量為它們注入第二生命,成為雕塑、長椅及裝置藝術。
計劃分為四部曲,首部曲在三月香港花卉展覽2019中揭開序幕;第二部曲「哪裡倒下,哪裡站起來!」緊接花展後,於五月起在沙田公園展出十組香港雕塑會會員木雕作品;第三部曲「領養一碌碌木集思大會」於香港博物館節期間舉行;第四部曲「領養一碌碌木」學校計劃壓軸登場。有關詳情,請參考計劃面書專頁。
廢柴?不廢!無用?有用!每樣事物存在於世上,總有其意義。就讓我們擁抱廢柴不廢的精神,延續無用之用的生活態度。
Web Content Display
展覽亮點
Web Content Display





第一部曲:花展篇
在香港花卉展覽2019中,雕塑家李展輝及何遠良帶領28位香港雕塑會會員和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雕塑深造課程2018-19畢業學員,從每棵木頭獨有的材質、形態和紋理中引發想像,以「果」作為主題,運用巧手將朽木加以切割、雕琢及打磨,創作出21組別出心裁的木雕作品。
而設計師郭達麟和一口藝術協會則介紹及展示如何將「一碌碌木」升級再造:先將木材去皮及加上眼睛和腳後,成為可愛的「廢柴怪獸」;或將廢木配上鐵架後在室內風乾,即可成為堅固又耐用的長櫈!
展覽日期:15 — 24.3.2019
地點: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
第二部曲:哪裡倒下,哪裡站起來!
一棵樹的塌下不代表它會變成廢木,它能藉著雕塑家的雙手而得到重生。十組由香港雕塑會會員創作的作品繼花展後移至沙田公園繼續展出,帶出倒塌後的樹木仍然能供市民欣賞和使用的訊息,延續廢木的生命。
地點:沙田公園
時間:早上6時30分至晚上11時
請按此瀏覽作品簡介及地圖
集思會請來特別嘉賓及文物修復專家分享護木常識,並對談無用之用的人生態度;亦邀請藝術家主持木作坊,完成工作坊後,參加者可將製成品帶回家留念,並參與「領養一碌碌木」學校計劃的集思環節。
日期:23.6.2019 (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5時
地點:油街實現
第四部曲:領養一碌碌木學校計劃
計劃歡迎香港各中、小學參加,希望透過此計劃增進教師與學生對運用木材升級再造的認識,從而加強保護環境及愛惜地球資源的意識。領養和教育過程分三部分:
1.
領養「一碌碌木」需要花一年時間照顧樹幹;
2.
領養前期提供不同工作坊和講座,讓老師們瞭解樹木的特性和可塑性;
3.
領養後期,老師和學生可發揮創意,用樹木設計不同物件,從而教育下一代樹木對環境的重要。
計劃時期:2019年8月至11月
對象:全港中、小學,參與學校必須設有蓋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