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體計劃

為了推廣「普及體育」概念和鼓勵市民經常參與康體活動,本署通過轄下各地區康樂事務辦事處舉辦各種的訓練班、康樂活動,以及體育計劃和比賽,供市民參與。本署又舉辦大型康體節目和全港大型活動,例如工商機構運動會和先進運動會。這些活動的對象包括長者和殘疾人士。

年內,本署為不同年齡和體能的人士舉辦了29 100項社區康體活動,參加者超過1 780 000 人次,籌辦活動的費用約為9,900萬元。

普及健體運動

提高市民對運動的興趣,鼓勵他們勤做運動,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是本署一項持續的使命。「普及健體運動」是本署與生署自二零零零年四月起合辦的全民運動。年內,在18個地區舉辦的宣傳活動包括專為兒童、殘疾人士和長者舉辦的健體計劃;「行山樂」和「優質健行」等健行活動;「跳舞強身」活動、「跳繩樂」活動,以及一系列運動與健康巡迴展覽。「普及健體運動」舉辦了1 350項活動,共有77 000人次參加,反應令人鼓舞。

圖片
本署定期舉辦宣傳活動,鼓勵市民多做運動。

本署邀請了33位本地體壇健將擔任普及健體大使,協助宣傳「普及健體運動」。此外,又製作了介紹健康教育和健體操的錄影帶、錄像光碟、宣傳單張和小冊子,並把這些宣傳資料上載於本署一個特別設計的網頁,以供市民瀏覽。

本署亦與生署聯合製作了一輯30秒的宣傳短片,以鼓勵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該套短片已於二零零六年八月初在本地電視頻道播放。

為了進一步推廣「普及健體運動」和鼓勵市民每日做運動,本署與生署攜手推行「我的動感日誌」計劃。通過這項計劃,我們鼓勵市民簽署一份「動感約章」,承諾參與體育活動。我們為約章會員舉辦了一連串「動感約會」,包括緩步跑和瑜伽工作坊、遠足郊野樂、運動與健康專題講座和跳躍動感嘉年華。二零零五年年底,我們推出首個「社區體質測試計劃」。這項計劃旨在協助香港市民瞭解自己的體質狀況;建立全港市民的體質數據資料庫;識別香港市民的運動模式與體質的相互關係;以及找出須優先改善的範疇,以期提升市民的整體體質。資料庫包含超過6 000份完整數據。有關測試計劃的整體結果和建議已在九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中公佈。詳盡報告亦已送交相關人士參考。我們還把已收集的數據按地區作進一步分析,然後分發給相關的區議會參考,以供區議會為該區居民籌劃合適的康體活動。

圖片
在港灣道體育館舉行的「我的動感日誌」開展儀式暨「動感約章」簽署日上,過千名市民與各主禮嘉賓一同承諾每日勤做運動。

學校體育推廣計劃

本署與多個體育總會和教育統籌局合作推行「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該計劃旨在讓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體育運動,以及提升學界的運動水平。

這項推廣計劃包括:「運動教育計劃」、「簡易運動計劃」、「外展教練計劃」、「運動領袖計劃」、「聯校專項訓練計劃」和「運動章別獎勵計劃」,以及於本年十月新推行的「sportACT獎勵計劃」。年內,共有32個體育總會參與「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舉辦的體育活動逾7 000項,吸引了約50萬名學生參加。

圖片
在校際「簡易運動壁球大賽」中,小學生展示敏捷的身手。

圖片
參加「外展教練計劃」的學員與教練在武術表演中大展武藝。

社區體育會計劃

推行「社區體育會計劃」的目的,在於擴大本港體育發展的層面,以及提升社區層面的體育水平。這項計劃旨在促進和加強年輕人在體育方面的發展、鼓勵市民終身參與體育運動,以及吸納義工參與社區體育發展工作。

本署撥款資助社區體育會舉辦體育發展活動,以及提供技術支援。此外,本署也為社區體育會的會員舉辦講座、訓練課程和工作坊,增進他們在管理和技術方面的知識。現時已有28個體育總會和290個社區體育會參與這項計劃。年內,獲本署資助的社區體育會舉辦了1 700項體育活動,參加者達38 000人。

圖片
社區體育會的成員在團隊協作研討會上聽取籌辦體育發展活動的要訣。

圖片
社區體育會舉辦網球訓練班以提高地區層面的體育水平。

地區體育隊訓練計劃

為了提高市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本署在有關的體育總會協助下,在18區成立了地區足球隊、籃球隊、手球隊和排球隊。超過11 500名市民加入這些地區體育隊,而全年舉辦的訓練活動和區際比賽則超過260項。

圖片
在區際足球賽中,兩隊球員陣前交鋒。


青苗體育培訓計劃

推行「青苗體育培訓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在地區層面加強青少年在不同運動項目方面的培訓,以期選拔具潛質的年輕運動員,然後推薦給有關的體育總會,接受進一步培訓。表現優秀的運動員更有機會入選香港青少年代表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體育賽事。

圖片
在選拔試脫穎而出的劍擊運動新秀可通過「青苗體育培訓計劃」接受進一步訓練。

年內,「青苗體育培訓計劃」涵蓋20個體育項目,而舉辦的活動共約800項,吸引了26 700名青少年參加,其中183名具潛質的學員獲推薦給有關的體育總會,接受進一步培訓。

先進運動會

先進運動會旨在鼓勵35歲或以上的人士通過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以及讓參賽者有機會與年齡相若的對手切磋技術,藉此保持對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本屆運動會設有十個比賽項目,參加人數共4 500名。

圖片
動中帶靜、陰陽平衡長者參與先進運動會的太極比賽。

先進運動會乒乓球比賽中選手對壘的一刻。
圖片


工商機構運動會

工商機構運動會是為本港工商機構和公營機構的僱主和僱員舉辦的大型體育推廣活動,目的是鼓勵在職人士定期做運動,以及通過參與體育比賽,發揚團隊精神,並加強對所屬機構的歸屬感。

「工商機構運動會2006」於二零零六年十月至二零零七年一月在全港多個康樂場地舉行。運動會設有14個比賽項目,吸引逾8 700名來自近290個機構的僱員參加。

活力長者計劃

為了鼓勵長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本署自二零零三年起推行「活力長者計劃」,在各體育館的週日非繁忙時段,為長者免費提供康體活動。年內,共舉辦了約700項免費活動供長者參加。

包山嘉年華

搶包山活動於二零零五年重新舉辦。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是一項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但一九七八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後,搶包山活動已停辦了26年。在本地團體支持下,本署與相關工務部門和專業團體合力研究有關的安全措施,解決了技術困難,最終得以與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聯合主辦這項活動,使活動能夠在安全及有秩序的情況下進行。

「包山嘉年華2006」於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六日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舉行。為使這項活動更具吸引力,大會除舉辦「搶包山比賽」外,還增設「攀包山挑戰賽」及「接力邀請賽」。這些節目深受市民歡迎,吸引了超過6 000名市民參與,以及成千上萬的本地和海外遊客到場觀看。嘉年華最精彩的節目「搶包山比賽」,不但吸引本地及海外傳媒廣泛報道,更成為城中的熱門話題。

圖片
「搶包山比賽」在五月六日凌晨圓滿結束時,整座包山放出耀目的煙火。


堆沙交流活動

八月四日至七日,香港派出一支由五名成員組成的堆沙隊前往日本鹿兒島參加日置市國際堆沙藝術節。

十二月十七日,本署在屯門黃金泳灘舉行「屯門區堆沙大賽暨堆沙交流活動」,並邀請得日本鹿兒島的堆沙代表隊專程來港作示範表演,讓觀眾可以欣賞到他們非凡的創意和出色的堆沙技巧。堆沙大賽分小學組、中學組、公開組和展能組四個組別。這項饒富趣味的活動吸引了超過1 000名市民到場觀賞。

圖片
在黃金泳灘舉行的「屯門區堆沙大賽」中,男子組以題為「天使淚」的作品勇奪全場總冠軍。


圖片
日本鹿兒島日置市堆沙代表隊的示範作品「天人合一」。





2007 | 重要告示| 私隱政策
修訂日期: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