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体计划

为了推广「普及体育」概念和鼓励市民经常参与康体活动,本署通过辖下各地区康乐事务办事处举办各种的训练班、康乐活动,以及体育计划和比赛,供市民参与。本署又举办大型康体节目和全港大型活动,例如工商机构运动会和先进运动会。这些活动的对象包括长者和残疾人士。

年内,本署为不同年龄和体能的人士举办了29 100项社区康体活动,参加者超过1 780 000 人次,筹办活动的费用约为9,900万元。

普及健体运动

提高市民对运动的兴趣,鼓励他们勤做运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是本署一项持续的使命。「普及健体运动」是本署与生署自二零零零年四月起合办的全民运动。年内,在18个地区举办的宣传活动包括专为儿童、残疾人士和长者举办的健体计划;「行山乐」和「优质健行」等健行活动;「跳舞强身」活动、「跳绳乐」活动,以及一系列运动与健康巡回展览。「普及健体运动」举办了1 350项活动,共有77 000人次参加,反应令人鼓舞。

图片
本署定期举办宣传活动,鼓励市民多做运动。

本署邀请了33位本地体坛健将担任普及健体大使,协助宣传「普及健体运动」。此外,又制作了介绍健康教育和健体操的录影带、录像光碟、宣传单张和小册子,并把这些宣传资料上载于本署一个特别设计的网页,以供市民浏览。

本署亦与生署联合制作了一辑30秒的宣传短片,以鼓励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该套短片已于二零零六年八月初在本地电视频道播放。

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健体运动」和鼓励市民每日做运动,本署与生署携手推行「我的动感日志」计划。通过这项计划,我们鼓励市民签署一份「动感约章」,承诺参与体育活动。我们为约章会员举办了一连串「动感约会」,包括缓步跑和瑜伽工作坊、远足郊野乐、运动与健康专题讲座和跳跃动感嘉年华。二零零五年年底,我们推出首个「社区体质测试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协助香港市民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建立全港市民的体质数据资料库;识别香港市民的运动模式与体质的相互关系;以及找出须优先改善的范畴,以期提升市民的整体体质。资料库包含超过6 000份完整数据。有关测试计划的整体结果和建议已在九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中公布。详尽报告亦已送交相关人士参考。我们还把已收集的数据按地区作进一步分析,然后分发给相关的区议会参考,以供区议会为该区居民筹划合适的康体活动。

图片
在港湾道体育馆举行的「我的动感日志」开展仪式暨「动感约章」签署日上,过千名市民与各主礼嘉宾一同承诺每日勤做运动。

学校体育推广计划

本署与多个体育总会和教育统筹局合作推行「学校体育推广计划」。该计划旨在让中小学和特殊学校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运动,以及提升学界的运动水平。

这项推广计划包括:「运动教育计划」、「简易运动计划」、「外展教练计划」、「运动领袖计划」、「联校专项训练计划」和「运动章别奖励计划」,以及于本年十月新推行的「sportACT奖励计划」。年内,共有32个体育总会参与「学校体育推广计划」,举办的体育活动逾7 000项,吸引了约50万名学生参加。

图片
在校际「简易运动壁球大赛」中,小学生展示敏捷的身手。

图片
参加「外展教练计划」的学员与教练在武术表演中大展武艺。

社区体育会计划

推行「社区体育会计划」的目的,在于扩大本港体育发展的层面,以及提升社区层面的体育水平。这项计划旨在促进和加强年轻人在体育方面的发展、鼓励市民终身参与体育运动,以及吸纳义工参与社区体育发展工作。

本署拨款资助社区体育会举办体育发展活动,以及提供技术支援。此外,本署也为社区体育会的会员举办讲座、训练课程和工作坊,增进他们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现时已有28个体育总会和290个社区体育会参与这项计划。年内,获本署资助的社区体育会举办了1 700项体育活动,参加者达38 000人。

图片
社区体育会的成员在团队协作研讨会上听取筹办体育发展活动的要诀。

图片
社区体育会举办网球训练班以提高地区层面的体育水平。

地区体育队训练计划

为了提高市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本署在有关的体育总会协助下,在18区成立了地区足球队、篮球队、手球队和排球队。超过11 500名市民加入这些地区体育队,而全年举办的训练活动和区际比赛则超过260项。

图片
在区际足球赛中,两队球员阵前交锋。


青苗体育培训计划

推行「青苗体育培训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在地区层面加强青少年在不同运动项目方面的培训,以期选拔具潜质的年轻运动员,然后推荐给有关的体育总会,接受进一步培训。表现优秀的运动员更有机会入选香港青少年代表队,代表香港参加国际体育赛事。

图片
在选拔试脱颖而出的剑击运动新秀可通过「青苗体育培训计划」接受进一步训练。

年内,「青苗体育培训计划」涵盖20个体育项目,而举办的活动共约800项,吸引了26 700名青少年参加,其中183名具潜质的学员获推荐给有关的体育总会,接受进一步培训。

先进运动会

先进运动会旨在鼓励35岁或以上的人士通过做运动,保持身心健康,以及让参赛者有机会与年龄相若的对手切磋技术,藉此保持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本届运动会设有十个比赛项目,参加人数共4 500名。

图片
动中带静、阴阳平衡长者参与先进运动会的太极比赛。

先进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选手对垒的一刻。
图片


工商机构运动会

工商机构运动会是为本港工商机构和公营机构的雇主和雇员举办的大型体育推广活动,目的是鼓励在职人士定期做运动,以及通过参与体育比赛,发扬团队精神,并加强对所属机构的归属感。

「工商机构运动会2006」于二零零六年十月至二零零七年一月在全港多个康乐场地举行。运动会设有14个比赛项目,吸引逾8 700名来自近290个机构的雇员参加。

活力长者计划

为了鼓励长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本署自二零零三年起推行「活力长者计划」,在各体育馆的周日非繁忙时段,为长者免费提供康体活动。年内,共举办了约700项免费活动供长者参加。

包山嘉年华

抢包山活动于二零零五年重新举办。长洲太平清醮抢包山是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活动。但一九七八年发生包山倒塌意外后,抢包山活动已停办了26年。在本地团体支持下,本署与相关工务部门和专业团体合力研究有关的安全措施,解决了技术困难,最终得以与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联合主办这项活动,使活动能够在安全及有秩序的情况下进行。

「包山嘉年华2006」于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六日在长洲北帝庙游乐场举行。为使这项活动更具吸引力,大会除举办「抢包山比赛」外,还增设「攀包山挑战赛」及「接力邀请赛」。这些节目深受市民欢迎,吸引了超过6 000名市民参与,以及成千上万的本地和海外游客到场观看。嘉年华最精彩的节目「抢包山比赛」,不但吸引本地及海外传媒广泛报道,更成为城中的热门话题。

图片
「抢包山比赛」在五月六日凌晨圆满结束时,整座包山放出耀目的烟火。


堆沙交流活动

八月四日至七日,香港派出一支由五名成员组成的堆沙队前往日本鹿儿岛参加日置市国际堆沙艺术节。

十二月十七日,本署在屯门黄金泳滩举行「屯门区堆沙大赛暨堆沙交流活动」,并邀请得日本鹿儿岛的堆沙代表队专程来港作示范表演,让观众可以欣赏到他们非凡的创意和出色的堆沙技巧。堆沙大赛分小学组、中学组、公开组和展能组四个组别。这项饶富趣味的活动吸引了超过1 000名市民到场观赏。

图片
在黄金泳滩举行的「屯门区堆沙大赛」中,男子组以题为「天使泪」的作品勇夺全场总冠军。


图片
日本鹿儿岛日置市堆沙代表队的示范作品「天人合一」。





2007 | 重要告示| 私隐政策
修订日期: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