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

本署负责营运香港公共图书馆网络共66间固定图书馆和十间流动图书馆,另管理书刊注册组。公共图书馆体系提供免费的图书馆和资讯服务,以满足市民在知识、资讯、研究和消闲方面的需求,并藉以支援终身学习和持续教育。此外,公共图书馆体系还致力推广阅读风气和文学艺术,并为不同年龄人士举办图书馆推广活动。

图片
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香港的发展回顾与前瞻」讲座系列。
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登记读者多达358万名,馆藏丰富完备,包括书籍1 064万册和多媒体资料155万项。年内,76间公共图书馆外借的书籍及其他图书馆资料数目逾5 844万项。

香港中央图书馆是本港的主要资讯和文化中心,共收藏图书馆资料230万项,并提供多元化的设施,其中较特别的包括艺术资源中心、多媒体资讯系统、设有六个专科参考部门的中央参考图书馆、香港文学资料室、地图图书馆、语言学习室、青少年图书馆和玩具图书馆。此外,馆内还备有可供租用的设施,包括面积达1 500平方米的展览馆、设有290个座位的演讲厅、两个活动室、一个音乐练习室和多个研讨室。

除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和讲座外,香港中央图书馆还举办了林林总总的大型文化学术活动,例如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香港的发展-回顾与前瞻」讲座系列。其他文化讲座和活动包括「育医造才百二载:探索医学世界」讲座、「抉择生死」讲座、「2007至2008年度中华货殖论坛」,以及与香港歌德学院合办的「淘书宝藏-得奖儿童少年图书展」全港展览。
图片
香港中央图书馆与香港歌德学院合办「淘书宝藏得奖儿童少年图书展」。
图书馆委员会

图书馆委员会在两年任期届满时,向当局提交了一份全面报告,就改进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提出多项建议。政府原则上接纳委员会全部建议,并正逐步予以推展落实。

区议会检讨先导计划

「区议会参与管理地区设施先导计划」于二零零七年一月在湾仔、黄大仙、屯门和西贡四区推行。这四区的区议会根据计划参与检讨分区图书馆的日常运作模式和使用情况;制定图书馆推广活动周年计划;以及提出有关馆藏发展和流动图书馆服务的建议。

在先导计划下,四区还推出了多项新计划和加强多元化兼具地区特色的推广活动,务求更适切满足区内居民的需要和期望。这些计划和活动包括在西贡区试行延长分区图书馆开放时间;在屯门区推行「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以推广社区阅读风气;在湾仔区举办湾仔历史讲座系列和英语故事时间;以及在黄大仙区举办长者专题讲座系列和亲子玩具工作坊。区议会检讨的建议将于二零零八年在全港18区全面落实,预期会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开拓新领域。

新图书馆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顺利村公共图书馆正式迁往顺利村体育馆继续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图书馆服务和设施。
图片
小朋友在顺利村公共图书馆一起阅读故事书,其乐融融。
社区图书馆

「便利图书站-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对阅读和学习资料和资讯的需要。公共图书馆通过这项计划与非牟利地方组织携手设立社区图书馆,提供读物予使用者免费借阅。截至本年度完结时,各区共成立了54间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的新措施

香港公共图书馆致力改善对市民的服务,不断丰富馆藏,加强参考和资讯服务,广泛应用资讯科技,并在社会上积极推广良好阅读风气。沙田公共图书馆、土瓜湾公共图书馆、花园街公共图书馆、牛头角公共图书馆、瑞和街公共图书馆和骆克道公共图书馆均已开展翻新工程以改善设施。

九龙公共图书馆教育资源中心于二零零七年五月正式启用。该中心为一间教育专科参考图书馆,馆藏书籍、期刊、电子资料和线上资料库逾26 000项,为教师、研究人员和市民提供有关教育和语言学习的资讯、资料和参考服务。
图片
教育资源中心提供林林总总的教育和参考资料,鼓励市民持续进修和自学。
为推动并支持市民终身学习,香港公共图书馆继续与教育局携手推广「一生一卡」计划,鼓励小学生善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另外,香港公共图书馆又与学校图书馆主任定期举行会议,以加强相互了解,并支援学校在教与学和筹办阅读活动方面善用图书馆资源。

此外,16间公共图书馆备有香港公开大学的教材可供借阅,方便市民自学进修。

参考和资讯服务

香港中央图书馆和另外五间主要图书馆(大会堂公共图书馆、九龙公共图书馆、沙田公共图书馆、荃湾公共图书馆和屯门公共图书馆)为市民提供参考和资讯服务。香港中央图书馆的中央参考图书馆设有六个专科参考部门,共收藏96万项资料,提供全面的参考和资讯服务,当中包罗各类电子资源,例如资料库、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和多媒体节目等。此外,馆内还存放了有关香港资料档案的常设特藏和九个国际组织特藏。

香港中央图书馆的艺术资源中心、香港文学资料室和地图图书馆也为市民提供专科参考服务。至于大会堂公共图书馆则通过其工商业图书馆、创造力及创新资源中心和基本法图书馆,提供专科参考服务。年内,香港公共图书馆共处理408万项资料查询。
图片
香港中央图书馆艺术资源中心是一间艺术专科参考图书馆,提供艺术相关资料和参考谘询服务。
为进一步支援市民的研究需要,香港中央图书馆于二零零七年五月推出转介服务,让已登记的图书馆使用者有机会阅览香港大学图书馆馆藏。读者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搜寻研究题目资料时,可随时要求协助;如该馆馆藏未能提供读者所需资料,职员会发出转介信,转介读者向香港大学图书馆申请临时阅读证,以阅览该图书馆馆藏。

资讯科技新措施和数码图书馆服务

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电脑系统是全球最大型的中英双语兼容图书馆电脑系统之一,提供全日24小时网上图书馆服务,包括网上检索目录、预约和续借图书馆资料等。此外,香港公共图书馆还通过其网站(www.hkpl.gov.hk)提供多种网上服务。在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度,图书馆网站录得逾1.19亿人次浏览。

香港公共图书馆继续扩大资讯科技的应用范畴,务求为市民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的服务。

年内,香港公共图书馆额外安装了八个电脑工作站,全部均可接驳互联网,并配备可兼读电子证书的智能卡阅读器,鼓励市民更广泛使用资讯科技和电子服务。自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起,部门已陆续于各公共图书馆分阶段设立Wi-Fi无线上网服务。到了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度,读者可通过66间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Wi-Fi无线上网服务浏览互联网。
图片
市民在设有Wi-Fi设施的公共图书馆使用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多媒体资讯系统开拓了资讯检索新领域,让市民得以即时阅览各类数码文件并欣赏自选影音节目。该系统提供强劲先进的一站式检索功能,图书馆使用者可通过互联网或使用分布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和26间主要或分区图书馆内的600个工作站,进入多媒体资料库浏览。自二零零一年启用以来,多媒体资讯系统多次荣获本地和海外奖项;其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会于二零零八年提升功能,务求与时并进,赶上科技发展。

推广图书馆服务、阅读和文学艺术的活动

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服务重要的一环。香港公共图书馆年内继续举办种类均衡的活动,例如定期举行的儿童故事时间、书籍介绍和展览,以及图书馆简介讲座,总数达18 162项。

香港公共图书馆又举办多元化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相关活动,以推广阅读风气,让图书馆使用者培养持久的阅读兴趣,其中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2007阅读缤纷月」,便是为启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推广家庭阅读而设。
图片
「小龙镇中华文化游」是「2007阅读缤纷月」的活动之一,藉互动游戏鼓励小朋友多开卷阅读。
年内,除31间图书馆设有青少年读书会外,四间主要图书馆也成立了家庭读书会。此外,香港公共图书馆又举办不同主题的「与作家会面」活动,让年轻人汲取更多阅读经验。为响应「4·23世界阅读日」,香港公共图书馆特别以「香港是我家」为题,为学生举办阅读报告、征文和明信片创作比赛,藉以推广阅读和写作文化,并趁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的大日子,培养年轻人对祖国的归属感,加深他们对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了解。
 
香港公共图书馆举办了多项特别节目和比赛,以推广文学创作,并推动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发展,例如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合办的第九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目的便是鼓励中文文学创作,扶掖新晋作家。其他主要比赛还包括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和学生中文故事创作比赛。
图片
第九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颁奖典礼。
文化交流
 
香港公共图书馆年内继续加强与外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联系和合作,例如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澳门中央图书馆互相连结网站和联机目录,以便互通图书馆消息和馆藏资讯。为庆祝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深圳图书馆特别以「香港印象」为题,在深圳举办学生征文比赛,作为深港图书馆交流项目之一。两地还联合展出得奖作品。
图片
深港两地政府官员欣赏在深圳图书馆展出的深圳征文比赛得奖作品。
书刊注册组

书刊注册组为本地印制的书刊注册,协助保存香港的文学遗产,并监察国际标准书号系统的有效应用。书刊注册组每季在《政府宪报》刊登《香港印刷书刊目录》,该目录可在互联网上浏览。在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度,该组共登记了13 919册书籍、13 648份期刊和691个国际标准书号的出版社识别代号。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