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古迹办事处
本署通过古物古迹办事处,在保护和推广本港的考古与建筑文物方面担当重要的角色。年内的重点工作包括宣布元朗八乡植桂书室和元朗厦村邓氏宗祠为历史建筑物,使本港法定古迹的总数增至83处。此外,古物古迹办事处也为其他历史建筑物进行修复和修葺工程,当中包括位处屏山的愈乔二公祠、厦村杨侯宫、新田的麟峰文公祠和大夫第、大埔文武二帝庙,以及坪輋长山古寺。办事处为八乡植桂书室进行了修复研究和测绘记录,以便为将于二零零八年进行的植桂书室全面修复工程作好准备。
古物古迹办事处在受发展计划影响的考古遗址进行抢救发掘工作,并监察其他遗址的情况。此外,办事处又就多个发展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提供协助,并监察田野调查和文物影响评估缓解措施的执行。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至二零零七年四月期间,办事处在白石角进行抢救考古发掘。办事处也在旧总督山顶别墅、旧中央书院遗址及新界区多个小型屋宇工地进行考古调查。
前威菲路军营改作香港文物探知馆的活化项目,荣获二零零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评审团创新奖。探知馆位于九龙公园内,由二零零五年十月起局部开放。二零零七年七月至八月期间,古物古迹办事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携手合作,在探知馆举行「庆香港回归暨中国外交邮品展览」。在二零零七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办事处又与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合作,于探知馆举行「美国西部当代艺术展」。此外,办事处也于馆内举办多项教育及推广活动,以加深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在二零零七年四月启用。文物馆由旧屏山警署改建而成,馆内介绍屏山邓族的历史文物及文物径沿途的古迹。此外,办事处还邀请学校在馆内举行不同的文物专题展览。年内,香港文物探知馆和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分别吸引了109 944和117 384人次参观。
|
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在二零零七年四月揭幕,馆内介绍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屏山文物径沿途的古迹。 |
古物古迹办事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遗产管理学院在二零零七年五月合办「亚洲骑楼的演变及复修」国际研讨会。另外,办事处又与香港中文大学在同年十二月合办「文物保护与南中国史前考古」国际研讨会。
古物古迹办事处在二零零七年七月推出「虚拟文物探索」计划,为本港大约60处历史建筑和遗址提供360度立体全景影像,市民可通过办事处的网站(www.amo.gov.hk)或设立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内的资讯站,体验古迹的面貌,如同亲临其境。办事处也将「虚拟文物探索」的数码影像光碟分发给各学校,以供教学用途。除了通过香港文物地理资讯系统上载的83个法定古迹记录外,年内办事处还把另外162幢由政府拥有的已评级历史建筑物和156处考古遗址的记录上载于互联网,以供市民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