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

2009東亞運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五日至十三日期間舉行,是香港歷來首次主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本署與2009東亞運動會(香港)有限公司、港協暨奧委會和有關的體育總會緊密合作,共同籌辦這項體育盛事。

政府撥款逾12億元,用作興建全新的將軍澳運動場,並把本署轄下13個現有的場地和設施提升至舉辦東亞運賽事所需的國際水平。所有比賽場地均以東亞運為主題粉飾一新,藉此增添體育和喜慶熱鬧的氣氛。

為令香港主辦東亞運這項盛事深入民心及鼓勵更多市民支持東亞運,我們舉辦了一系列宣傳推廣活動。主要活動包括200日倒數慶祝活動、九龍公園露天廣場的手印牆揭幕、在全港不同場地舉行東亞運巡迴展覽,以及在二零零九年八月、十一月和東亞運舉行期間,在各電視台和電台播放新一輯宣傳短片和宣傳聲帶。

圖片
  九龍公園露天廣場的「香港賽馬會2009東亞運動會義工計劃義工手印牆」揭幕,以表揚熱誠投入的東亞運義工。
放大  

在東亞運舉行前的一段期間,我們進一步加強宣傳活動,例如由全港18區舉辦逾300項地區響應活動,以及展開城市景觀布置的項目,包括在各區的文化場地、公園、遊樂場、政府建築物和道路展示印有東亞運信息的新橫額、燈柱彩旗和廣告牌。此外,香港國際機場(包括離境和入境大堂、行李領取處)亦以東亞運的主題和吉祥物布置,並在旅客登機橋懸掛橫額,以及在通往機場各主要道路的燈柱懸掛彩旗。政府又在其他入境口岸推行類似的宣傳措施,藉以向海外遊客和旅客宣傳東亞運。

為鼓勵全港市民踴躍支持這個大型國際性綜合運動會,我們在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九日舉行「100日倒數活動及火炬接力傳遞」。參與的火炬手共有65人,他們以九龍公園為起步點,途經尖沙咀區多個地方,然後乘搭政府船舶「天后號」橫渡維多利亞港,最後以金紫荊廣場為終點。當晚舉行的「邁向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晚會」亦安排在電視直播,收看的觀眾逾百萬人。此外,在二零零九年九月至十一月期間,全港超過500間中小學和大專院校逾40萬名師生參與了「學校火炬接力傳遞活動」,在校內和向市民大眾宣揚東亞運精神。

圖片
  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九日,最後一棒的火炬手奧運滑浪風帆金牌得主李麗珊將火炬傳送到金紫荊廣場,並點燃聖火盆,啟動東亞運火炬接力傳遞閉幕儀式。
放大  
圖片
  繼較早時在下午舉行的火炬接力傳遞,「邁向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晚會」在同日晚上於將軍澳電視城舉行。晚會節目內容豐富,包括流行歌手獻唱、舞蹈和武術示範表演。
放大  

我們亦透過香港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協助,向國際社會宣傳東亞運。並與香港旅遊發展局、各旅行社和航空公司攜手合作,方便有意訪港的海外遊客購買東亞運門票。

在東亞運舉行期間,各項比賽分別在16個政府場地、四個私人場地和多條公路路段舉行。來自九個國家和地區大約2 100名運動員參加22個運動項目約1 100項賽事,觀眾超過30萬人。香港特區派出380多名運動員和10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東亞運。香港運動員取得驕人成績,一共贏得110面獎牌,當中包括26面金牌。

圖片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五日,香港運動員王史提芬在男子小輪車賽事中奪得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首面金牌。
放大  
圖片
  這是香港值得自豪的時刻。香港足球代表隊隊員在香港大球場展示他們在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贏得的金牌。
放大  

這屆東亞運辦得有聲有色,實有賴各相關政府部門/機構鼎力支持,參與籌劃和提供各項服務,包括交通管理和運輸、住宿和膳食、出入境安排和保安秩序、身分認證和禮賓接待。有關各方為東亞運眾多的參與者,包括運動員、裁判員、隨行人員和嘉賓妥善提供服務,令他們感到滿意。

東亞運開幕典禮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五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和維多利亞港舉行。開幕典禮首次以香港璀璨美麗的維多利亞港作為背景,並配合海上舞台、綵船巡遊和煙花匯演,獲得嘉賓、運動員和市民一致好評。閉幕典禮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標誌着東亞運圓滿結束,香港把東亞運聯會會旗移交下屆東亞運的主辦城市天津。

圖片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五日,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開幕典禮上的煙火匯演璀璨耀目,場面令人難忘。
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