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體設施

本署提供的康體設施分布全港18區,其中包括41個刊憲泳灘、37個泳池、兩個戶外大球場(香港大球場和旺角大球場)、48個天然草地球場、24個人造草地球場、233個硬地足球場、兩個曲棍球場、兩個欖球場、89間體育館、290個壁球場、25個運動場、260個網球場、四個高爾夫球練習場、五個水上活動中心、四個度假營、24個大型公園和684個兒童遊樂場。這些康樂設施的總面積達2 350公頃。

圖片
  九龍寨城公園六藝台清幽雅致,是舉辦中式婚禮和小型酒會的理想地點。
放大  

公園

本署管理超過1 510個公園和花園,面積大小不一,當中包括下列大型公園。

香港公園

香港公園坐落於域多利軍營舊址,佔地8.16公頃,在一九九一年五月正式啟用。公園的主要設施包括觀鳥園、溫室、鳥瞰角、奧林匹克廣場、壁球中心、體育館、兒童遊樂場及餐廳。

觀鳥園的設計模擬熱帶雨林的環境,園內飼養約600隻雀鳥,分屬80個品種。年內,若干品種的雀鳥(包括爪哇禾雀、長冠八哥和虹彩吸蜜鸚鵡)成功在園內孵育幼雛。

園內的溫室由展覽廳、旱區植物展覽館和熱帶植物展覽館組成。各展覽館都裝置了調控環境的設備,經適當調控後,可營造適合旱區植物或熱帶植物生長的氣候環境。二零零九年五月,香港公園在「香港最佳選舉」中獲市民投票選為「香港最佳園林」。

圖片
  金鯱是香港公園溫室旱區植物展覽館展出的植物品種之一。館內環境經常保持炎熱乾燥,溫度最高達攝氏33度,相對濕度為60%。
放大  
圖片
  香港公園以流水為主題,利用人造山石堆砌而成的瀑布、溪流、水池及懸崖,將園內的不同景致串連起來。
放大  

在二零零九至一零年度,「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東亞運)於奧林匹克廣場舉行升旗禮,並在香港壁球中心和香港公園體育館進行壁球比賽。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舉行的聖誕節花藝展覽,吸引了約24 000名遊人入場參觀。

圖片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四日,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於香港公園奧林匹克廣場舉行升旗禮,九個參賽國家/地區的旗幟徐徐升起。
放大  

維多利亞公園

維多利亞公園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園內並豎立了女皇的銅像。公園佔地19.3公頃,在一九五七年十月啟用,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仍然是香港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

維多利亞公園不但為市民提供理想的康體活動場地,亦是舉行社區活動的熱門地點,例如每年一度的年宵市場、「香港花卉展覽」和中秋綵燈會。這些活動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人前往參觀。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面積達13.3公頃,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曾用作軍營,其後於一九七零年改建為公園。至一九八九年,公園由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重建成今日的面貌。公園坐落於尖沙咀的中心地帶,交通便利,是九龍區最大型的公園。園內設有多元化的室內和戶外康樂設施,包括硬地足球場、體育館和游泳池場館。

九龍公園游泳池佔地約三公頃,最多可容納1 469名泳客。過去三年,每年平均入場人次超過80萬。九龍公園游泳池是本港設備最完善的泳池之一,也是游泳訓練和舉辦國際水上運動賽事的主要場地。舉例來說,九龍公園游泳池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獲指定為香港2009東亞運水上運動賽事的比賽場地。

圖片
  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的水上運動賽事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六日至十三日期間於九龍公園游泳池舉行。
放大  

除上述動態康體設施外,九龍公園亦設有多個花園和多條步行徑。園內的雕塑廊擺設了本地和海外藝術家的雕塑作品作長期或短期展覽,其中一件長期展品「牛頓的構思」更是雕塑家愛德華多‧鮑洛齊的傑作。此外,園內240米長的樹木研習徑種植了35種香港最常見的開花樹木。

遍植花木的鳥湖和百鳥苑是園內另一主要景點,當中飼養了百多隻大小紅鸛和其他不同品種的雀鳥。

公園全年都會舉辦一些特色活動,包括逢星期日及/或公眾假期設立的「功夫閣」和「藝趣坊」。公園亦定期舉辦清晨觀鳥活動,向市民介紹園內常見的雀鳥品種,而露天廣場則經常舉辦全區性的社區活動,例如嘉年華、戶外展覽和娛樂節目。這些活動吸引大量市民和遊客到訪公園。

南蓮園池

南蓮園池位於煩囂的鬧市之中,佔地3.5公頃,自二零零六年起開放給市民使用。園池的設計以唐代山西省絳守居園池為藍本,並採用傳統的古園林布局。園池內遍植數以千計的樹木和灌木,其中不少是稀有珍貴品種。園內的奇石、小丘和水景設施,與唐式木構建築物(亭、臺、閣、榭、軒、門等)互相襯托,古意盎然。

大埔海濱公園

大埔海濱公園佔地22公頃,是本署轄下最大型的公園。

園內設有一座高32米的香港回歸紀念塔,遊人登上塔頂可俯瞰吐露港和鄰近地區的美麗景致。公園的其他設施包括長達1 000米的海濱長廊、一間昆蟲屋、一個露天劇場、一個中央水景設施、一個有蓋觀景台、兒童遊樂場、草地滾球場、一個門球場,以及多個主題花園:花海、香花園、錦葵園、西式花園、生態花園、棕櫚園、香草園、榕樹園和茶花園。

圖片
  大埔海濱公園內的香港回歸紀念塔高32米,遊人登臨其上,吐露港和周遭的美麗景致盡入眼簾。
放大  

屯門公園

屯門公園是新界首個提供多元化康樂設施的大型公園。公園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期分別在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一年開放給市民使用。

公園建於填海區,面積達12.5公頃。園內種植超過2 500棵樹木和12萬株灌木,品種繁多,為屯門居民和來自全港各區的遊人提供一個大型的綠化休憩園地。

園內的人工湖佔地近一公頃,是遊人熱點,爬蟲館亦廣受歡迎,參觀者每年超過36萬人次,當中包括49 000名團體旅客。

圖片
  屯門公園環境優美,園景設計匠心獨運,湖光山色互相映襯,令人心曠神怡。
放大  

公園的其他設施包括一道人工瀑布、一個模型船池、一個露天劇場、一個滾軸溜冰場、三個兒童遊樂場、一個快餐亭、一個自然保育園地、一個長者休憩處、四條卵石路步行徑、涼亭和一個多用途球場。

元朗公園

元朗公園自一九九一年年初開放給市民使用。公園坐落於一幅面積7.5公頃的天然林地,園內種植了一千多棵樹木,包括兩棵原生的常綠高大喬木人面子。

山崗上建有一座百鳥塔,低層闢作鳥舍,高層則作觀景塔,供遊人眺望景色。園內瀑布花園的小橋流水、人工湖和瀑布,景色宜人,令人樂而忘返。

公園的其他設施包括一個為提倡保育野生雀鳥、蝴蝶和蜻蜓而設的自然保育園地、一個草地門球場、兩個足球場、一個兒童遊樂場、一條健身徑、兩條卵石路步行徑和一個噴泉廣場。

泳灘和泳池

游泳是香港人最喜愛的夏日消閒活動之一。在二零零九至一零年度,前往本署轄下泳灘和公眾游泳池游泳的市民,分別有1 028萬人次和888萬人次,合共逾1 916萬人次。

圖片
  香港的泳灘管理完善,吸引本地居民和遊客到訪,享受水上活動的樂趣。
放大  

年內,本署與香港拯溺總會及其他相關部門合辦了一系列水上安全運動和活動,以推廣水上安全。

為保持本港公眾游泳池的清潔,本署舉辦了一項清潔運動,對象為11歲或以下的兒童及其家長。

水上活動中心和度假營

本署負責管理五個水上活動中心(創興水上活動中心、赤柱正灘水上活動中心、聖士提反灣水上活動中心、大美督水上活動中心和黃石水上活動中心)和四個度假營(麥理浩夫人度假村、西貢戶外康樂中心、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和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年內,共有118 580人參加水上活動中心所舉辦的活動,並有420 096人使用度假營設施。本署又設有黃昏營活動,方便更多市民在公餘時間享用營舍設施。在二零零九至一零年度,共有34 743人參加了這些活動。

在二零零九年五月人類豬型流感爆發期間,政府預留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和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作緊急用途(例如用作檢疫中心),以防止疫症蔓延。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在二零零九年五月一日至二零一零年三月三十一日作此用途,共有313位接受檢疫的人士入住,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在二零零九年五月一日至七月二十六日則有三位接受檢疫的人士和51位接受全監督預防治療及醫學監察的人士入住。

圖片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在人類豬型流感爆發期間用作指定的檢疫中心。三位完成檢疫的人士在離開中心前,與中心和有關政府部門的人員合照。
放大  

香港大球場

香港大球場是全港最大型的戶外多用途文娛體育場地,看台的座位多達四萬個,是人所熟知舉行國際活動的地點。年內,大球場共舉行了41項活動,觀眾達431 000人次。舉行的大型活動有「Panasonic 邀請盃:南華 對 熱刺」、「亞洲足協盃準決賽:南華 對 科威特SC」、香港2009東亞運的足球和欖球賽事及「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10」。

圖片
  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舉行的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男子足球賽事中,香港代表隊(紅色球衣)在香港大球場創造傳奇一刻,力挫對手日本隊勇奪金牌。
放大  

改善場地管理措施

工作改善小組

截至二零一零年三月底,本署分別在各區康樂場地成立了267個工作改善小組,以便推行各項由員工自發的改善措施和部門就改善服務制定的措施。

鑑於這些工作改善小組卓有成績,本署會繼續支持他們在各主要康樂場地(包括體育館、泳池、泳灘、公園和遊樂場)的工作。

圖片
  坪石遊樂場的員工利用各種植物及石塊美化和修飾斜坡。
放大  

康樂場地免費使用計劃

為充分利用現有的康樂設施,本署推行「康樂場地免費使用計劃」,讓合資格的團體(包括學校、體育總會、地區體育會和受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在非繁忙時段免費使用各體育館的主場和活動室、壁球場、曲棍球場、戶外草地滾球場和障礙高爾夫球場。

康文署康體通

本署自二零零二年起推行康體通服務,讓市民可通過互聯網、以電話或親臨設於全港各區的訂場處櫃檯,租訂康體設施和報名參加社區康體活動。為進一步提高預訂服務的效率和質素,並配合政府推廣電子服務的政策,本署在二零零八年三月推出「康體通自助服務站」。

自助服務站的操作方法簡單快捷,市民只需使用其智能身份證辦理登記,然後以八達通卡付款,即可租訂康體設施或報名參加活動。目前,本署轄下47個場地設有自助服務站,其中九個設於港島,14個設於九龍,24個設於新界。

本署已在152個康樂場地全面推行櫃檯服務,讓市民可於同一個場地租訂康體設施、報名參加康體活動並繳付有關費用,以及就康體設施的使用情況和體育活動編排等事宜查詢資料和獲得協助。

為體育總會提供設施

本署為38個體育總會提供香港代表隊訓練中心,以供運動員訓練之用。這項安排既可鼓勵體育總會使用本署轄下的設施,又可為香港代表隊和運動員提供更多集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