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音樂推廣活動

Home>   音樂活動  >   社區音樂推廣活動  >   音樂展覽 – 古琴篇

音樂展覽 – 古琴篇

Untitled Document

實體展覽於2024年9月至12月期間在公共圖書館舉行,歡迎按此查閱展覽日期及場地。

 

文/影/圖:謝俊仁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展覽將帶領大家走進古琴藝術的美妙世界。

 


  歡迎細閱以下欄目並觀看示範影片的足本版。

 

古琴是什麼?

Arrow
古琴的基本結構
古琴與古箏經常被混為一談,兩者在結構及聲音上其實皆有不同:古箏的體型較大,常見為二十一弦,有可移動的琴碼支撐琴弦,音量較大;古琴的體型則較小,七弦,沒有琴碼,左手手指可以在琴面自由滑動,音量較細。

彈奏古琴
[圖片1](左)
彈奏古琴
[圖片2](右)
彈奏古箏


彈奏古琴
[圖片1]
彈奏古琴
古琴面板多以桐木或杉木製造,面板上有十三個「徽」以顯示泛音位置;底板多用梓木。底板和面板都蓋以灰漆。古琴的外形有不同款式,琴面、琴底與槽腹的不同位置都有特定名稱 (詳細圖解)


[圖片3](左)
古琴款式 (左起):仲尼式、蕉葉式、鳳勢式
[圖片4](右)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琴面與琴底等諸名說

古琴款式 (左起):仲尼式、蕉葉式、鳳勢式
[圖片3]
古琴款式 (左起):仲尼式、蕉葉式、鳳勢式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琴面與琴底諸名說
[圖片4]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琴面與琴底等諸名說
三千年歷史的文人修身養性樂器
古琴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樂器,「琴」在古文獻指的就是「古琴」,到近代才泛指「樂器」。古琴有近三千年歷史,根據文獻記載,孔子曾跟師襄子學琴。現今所用的古琴,早在魏晉時期已定型。古琴是古代文人修身養性,或與三五知己交流的樂器,在民間並不流行,更非用於公開表演。多年來,經文人代代相傳後,古琴形成了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審美觀點,與大眾常聽到的中國傳統音樂頗有不同,較難理解。古琴音樂雖未為普及,但歷三千年而不衰,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粹。

古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性

Arrow
世界文化遺產
古琴居傳統文人四藝「琴、棋、書、畫」之首。2003年,古琴藝術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即現時《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凸顯古琴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的重要性。

詩畫中的古琴,琴曲中的詩畫
古代的詩詞和繪畫中,最常出現的樂器就是古琴,顯示古代文人和藝術家對古琴的鐘愛。

唐 李白 (701-762) 《聽蜀僧濬彈琴》
[圖片5]
唐 李白 (701-762) 《聽蜀僧濬彈琴》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聽琴圖
[圖片6](左)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聽琴圖
[圖片7](右)
元 朱德潤 (1294-1365) 林下鳴琴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聽琴圖
[圖片6]
北宋 宋徽宗 (1082-1135) 聽琴圖
元 朱德潤 (1294-1365) 林下鳴琴
[圖片7]
元 朱德潤 (1294-1365) 林下鳴琴
唐 李白 (701-762) 《聽蜀僧濬彈琴》
[圖片8]
林下鳴琴 (特寫)

古琴音樂所表達的,正是詩與畫的境界。琴曲的題目常與山水有關,古琴名曲《流水》(影片) 更被旅美著名音樂家周文中 (1923-2019) 推薦為中國音樂的代表作,收錄於1977年美國太空船所攜帶的「航海家金唱片」內,期待他日在外太空尋找到外星人時供他們了解地球人的文化。古琴曲另有不少與文人思想感情有關的題目,例如描述隱士的《山居吟》和《漁樵問答》、感觸而慨嘆的《慨古引》和《洞庭秋思》、水墨畫般的《平沙落雁》、思念友人的《憶故人》、送別之情的《陽關三疊》,以及與歷史題材有關的《廣陵散》等等。

古琴的彈奏方式與音樂特色

Arrow
獨奏與合奏
唐代 (618-907) 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古琴主要用於獨自彈奏,傳統上亦有琴歌 (影片) 與琴簫 (影片) 等合奏形式。由於古琴的音量細小,難與其他較響亮的樂器合奏。不過,現代的擴音系統增加了古琴與其他樂器合奏的可行性 (影片)

琴容與指法
古琴屬內斂的修身養性樂器,彈奏時,着重從容的坐姿,不作不必要的身體擺動。彈琴的指法多樣化,對於細緻動作控制的要求甚高。不少古代琴譜都有詳盡的指法解釋,更繪畫了「指法手勢圖」。

明《風宣玄品》指法手勢圖
[圖片9]
明 《太古遺音》指法手勢圖

細緻多變的音色和節奏
古琴的發聲方式分為三種:
一. 散音
  即空弦,是古琴最低的七個音,音色沉厚圓潤。
二. 按音
  古琴的按音最具特色,左手手指在琴面移動,可發出旋律性的滑音及不同種類的裝飾性滑音。這些滑音的變化細緻,不同琴人有其獨特的處理手法,形成各異的風格。滑音非常微弱時,有點像繪畫的留白 (影片)
三. 泛音
  泛音輕盈清越,古琴的結構容許琴人奏出整段的泛音旋律。

樂曲的不同段落可採用不同的發聲方式,例如古琴名曲《梅花三弄》(影片) 的開始段落全是散音,而第二、第四和第六段則全是泛音。音色的轉換和對比也可應用於不同樂句,或在同一樂句內交錯使用 (影片),帶出趣味。

琴曲的節奏富有特色,一般以散板 (自由拍子) 開始,琴音疏落,隨後有不着意的漸快,但沒有固定循環的強弱節拍,跌宕有致;整曲一氣呵成,張力遞增,尾段回復緩慢的散板以結束。

美學與哲學觀
琴人透過古琴的音色和節奏變化,追求含蓄的詩畫境界。所表達的感情,亦受傳統的儒、道、佛家思想影響。一如《良宵引》(影片),不少樂曲的風格屬「清、微、澹、遠」。除此以外,琴曲與傳統詩詞一樣,也可表現各種不同風格,如《酒狂》的躍動 (影片),以及《廣陵散》的激昂 (影片)。不過,傳統主流美學觀强調的,是類似明末《谿山琴況》所說「興到而不自縱」,以及「急而不亂,依然安閒之氣象,而能瀉出崩崖飛瀑之聲」較內斂的表達方式。

獨特的古琴譜

Arrow
傳世的琴譜
古琴發展了獨特的減字譜,讓多首歷史悠久的琴曲可以流傳於世。現存的歷代琴譜有百多部,不同版本的琴曲近三千首。減字譜並非直接記錄旋律的樂音,而是把指法、所按位置及彈奏弦線等指示的簡寫合成「譜字」,琴人按減字譜彈奏便得出樂音。這記譜法凸顯了指法和音色於古琴音樂的重要性。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內《關山月》減字譜
[圖片10] (左)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內《關山月》減字譜
[圖片11](右)
譜字上半的「大七六」,代表左手大拇指按「七徽六」的位置;下半的「勹」是「勾」的簡寫,「勹四」代表右手中指勾四弦。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內《關山月》減字譜
[圖片10]
二十世紀初《梅庵琴譜》內《關山月》減字譜
譜字上半的「大七六」,代表左手大拇指按「七徽六」的位置;下半的「勹」是「勾」的簡寫,「勹四」代表右手中指勾四弦。
[圖片11]
譜字上半的「大七六」,代表左手大拇指按「七徽六」的位置;下半的「勹」是「勾」的簡寫,「勹四」代表右手中指勾四弦。
傳統琴譜沒有記錄節奏,只靠口傳心授。近代發展出雙行譜,把減字譜與五線譜或簡譜並列,方便學習和傳承。

 《關山月》現代雙行譜,減字譜與簡譜並列。
[圖片12]
《關山月》現代雙行譜,減字譜與簡譜並列。(影片)

什麼是打譜?
不少傳世的古代琴譜,已經沒有人彈奏。這些琴譜的譜字與指法跟近代的不盡相同,更沒有記錄節奏。面對這些傳承已中斷的古代曲譜,琴人需先仔細研究,並重新設計其節奏,才可彈奏出來,這過程稱為「打譜」。《酒狂》(影片) 和《廣陵散》(影片) 便是上世紀琴家打譜成果的重要例子。

 《關山月》現代雙行譜,減字譜與簡譜並列。
[圖片13]
《神奇秘譜》(1425) 內的《廣陵散》譜

琴器與斲琴

Arrow
傳世的文物
歷史悠久的傳世古琴屬價值不菲的古董。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着數張唐代古琴,民間亦有不少宋、元、明、清琴的收藏家。老琴雖年代已久,但經復修後,很多仍可彈奏。由於木質和灰漆古舊,不少老琴的聲音比新斲的琴更好。

老琴的漆面經歷漫長歲月,形成斷紋
[圖片14]
老琴的漆面經歷漫長歲月,形成斷紋。

老琴的底板常刻有銘文,記述該琴的來歷。
[圖片15]
老琴的底板常刻有銘文,記述該琴的來歷。
老琴底板的銘文上方往往刻有琴名。
[圖片16]
老琴底板的銘文上方往往刻有琴名。
絲弦與鋼弦
中國傳統拉弦及彈撥樂器在上世紀全面由蠶絲弦轉為鋼弦,古琴亦不例外。鋼弦的音色比絲弦的明亮,音量較大,音高較穩定,不易斷線。不過,香港不少琴人仍鍾情於傳統絲弦較醇厚的聲音,繼續使用絲弦。絲弦的生產在上世紀後期瀕於中斷,有幸經過有心人的努力,終於恢復了高質素絲弦的生產,也誘發更多內地琴人選擇使用絲弦。各示範影片所用弦線如下:
一. 絲弦
  按此觀看影片
二. 鋼弦
  按此觀看影片

斲琴的步驟

製作古琴又稱為「斲琴」,由選擇木材開始,並涉及「斲」、「挖」、「鑲」、「合」、「灰」、「磨」和「漆」等多個步驟,是精細的手工藝。除專業的斲琴人外,一些琴人也嘗試斲琴自用。

「挖」:面板內部用不同的鑿修挖。(蔡昌壽示範)
[圖片17]
「挖」:面板內部用不同的鑿修挖。(蔡昌壽示範)
「鑲」:鑲嵌岳山等硬木配件於已修挖的琴坯上。(蔡昌壽示範)
[圖片18]
「鑲」:鑲嵌岳山等硬木配件於已修挖的琴坯上。
「合」:斲挖好的面板和底板可用生漆調和麵粉,或以動物膠黏合。(蔡昌壽示範)
[圖片19]
「合」:斲挖好的面板和底板可用生漆調和麵粉,或以動物膠黏合。
「磨」:完成木胎,髹上灰漆後,琴面需要打磨多次。(蔡昌壽示範)
[圖片20]
「磨」:完成木胎,髹上灰漆後,琴面需要打磨多次。

香港的古琴文化

Arrow
中國傳統文化在二十世紀受到西方文化衝擊,不過,在中國老一輩琴家的努力之下,古琴文化仍得到保存和發展,在香港亦開始有重要的傳承。香港上世紀最重要的古琴傳授者為蔡德允 (1905-2007),其不少學生在香港及海外都具影響力。香港現今一代的其他推動者還有唐健垣 (1946- ) 及其學生、近年來港定居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姚公白 (1948- ),以及香港容氏家族等等。

古琴在香港的發展跟內地的稍有不同,在本地主修古琴演奏的大專音樂系學生為數極少,業餘琴人居多。香港琴人為了保留古琴文化,積極參與打譜、創作、研究、出版、斲琴、絲弦製作等工作。

香港在斲琴的傳承亦有亮點,蔡昌壽 (原名劉昌壽, 1934- ) 是香港少數的斲琴專家,亦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近三十年來,他亦致力把斲琴藝術傳授給香港的業餘琴人,讓他們斲造和復修自己心愛的琴。

古琴藝術 (斲琴技藝) 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詳細資料) 其中一個項目。如希望對古琴製作技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可瀏覽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網頁)

古琴的現代發展

Arrow
寶貴的古琴文化遺產並不僵化在博物館內,歷代琴曲在傳承過程中不斷蛻變,發展成不同版本。琴人在傳統琴曲風格的基礎上創作新曲,亦是古琴歷來的發展方式之一,《渭城隨想》(影片) 和《醉清平調》(影片) 便是香港琴人的新創作。在二十一世紀,古琴文化在內地發展篷勃,在一些大城市,彈奏古琴更成為追求傳統與潮流結合的身分象徵。另外,以古琴彈奏流行曲、現代音樂,甚至與大樂隊協奏等各種嘗試亦陸續出現。不過,我們應緊記,古琴文化的新與舊,在多方面是緊密連繫着的。古琴文化最寶貴的,是積澱了數千年的彈奏方式、美學觀點、優秀樂曲,以及與中國其他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現代琴人在突破傳統,開拓琴樂新領域的同時,仍要保持對優秀傳統的擇善固執。我們先要「繼往」,才能夠「開來」。

示範影片

Arrow
梅花三弄
蔡德允傳譜

原為笛曲,東晉 (317-420) 桓伊以吹奏此曲知名,後經唐人改編為琴曲,長期為琴人所愛好,詠寫梅花高潔清幽的風致。三弄,是指出現三次,由寧靜遞進至明亮的泛音樂段。三個泛音樂段分別出現於影片的1分16秒、2分10秒,以及3分51秒。

古琴 (絲弦):姚錫安
 

關山月
梅庵琴譜 (1931)

這短曲反映李白同名詩「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及「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的氣魄和感概。此曲在不同樂句及個別樂句內交錯使用不同的發聲方式,帶出古琴特有的音色韻味。

古琴 (絲弦):黃振豐
簫:胡潤勤
 

良宵引
蔡德允傳譜

初刊於明末琴譜,以後傳習不衰。全曲多用音量微弱的滑音,氣氛安徐舒暢,如靜夜晤對良朋,帶出「清、微、澹、遠」的境界。

古琴 (絲弦):姚錫安
 

酒狂
神奇秘譜 (1425)   姚丙炎打譜

相傳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 (210-263) 所作,於二十世紀由著名琴家姚丙炎 (1921-1983) 打譜。全曲短小精闢、跌宕有致,表現出文人以酒避世的心態。

古琴 (絲弦):黃振豐
 

廣陵散
神奇秘譜 (1425)   吳景略打譜

漢魏古曲,三國時期 (220–280) 嵇康曾以彈奏此曲著稱。樂曲敍述「聶政刺韓王」的故事,音樂情緒時而悲壯激越,時而婉約動人,極富戲劇性對比,表現出情感激蕩和莊嚴肅穆的大曲風範。由著名琴家吳景略於1954年打譜。全曲原長十多分鐘,此示範為節本。

古琴 (鋼弦):王悠荻
 

渭城隨想
王悠荻 (2019)

此曲取材自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樂曲巧妙地運用古琴與竹笛的音色特點,既涵蓋古琴名曲《陽關三疊》的元素,又融會西域音樂風格,勾勒出一幅廣袤無垠、趣味盎然的關外畫卷。

古琴 (鋼弦):王悠荻
笛子:蔣寧
 

醉清平調 (節錄)
謝俊仁 (2017)

此曲描述唐玄宗與楊貴妃觀賞牡丹期間,李白在醉意下作《清平調》三首助興,並由李龜年配樂演唱。琴簫部分偶爾使用古代宮廷音樂的「含變音」五聲音階,與典雅的主旋律相映成趣。

歌:陳澤蕾
古琴 (絲弦):謝俊仁
簫:胡潤勤
 

圖片及影片附加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