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巡迴展覽 – 爪哇甘美蘭
文/影/圖:劉長江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系主任及教授)
|
誠邀大家欣賞精華片段後,細讀以下圖文介紹,進一步認識爪哇甘美蘭。
|
[圖片1] 印尼地圖
印尼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簡稱印尼) 位於東南亞,在印度、澳洲和新加坡南部之間,由1,700多個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島嶼所組成。印尼自1800年起成為荷蘭殖民地,1945年宣布獨立。雖然印尼主要以香料 (尤其是肉荳蔻、香草、肉桂、丁香和荳蔻)、木材、銅、錫、煤和野生動物而聞名,外界對其文化卻不大認識。直到19世紀末,印尼於1889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內,首次有規模地向世界展示其文化。
|
[圖片2] 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鳥瞰圖
1889年世界博覽會 當年世界博覽會內展示了大量文物展品,同時亦安排爪哇音樂和舞蹈在模擬的印尼村莊內演出,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觀眾,當中包括年輕法國作曲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甘美蘭飄逸閃爍的音色,加上活潑迷人的舞蹈,深深吸引了德布西,使他久久未能忘懷。甘美蘭獨特的聲音,更啟發他在1903年創作著名鋼琴作品《塔》(Pagodes)。
|
[圖片3] 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爪哇村入口
[圖片4] 爪哇舞蹈家在甘美蘭伴奏下,於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的表演情景
|
本展覽的願景 究竟德布西在巴黎博覽會聽到了什麼音樂?而這種音樂有何特別之處,足以深深吸引他?何謂甘美蘭音樂?它的音樂結構是怎樣組成的?本展覽旨在帶領讀者進入印尼爪哇甘美蘭的美妙世界,向大家介紹它的音樂、樂器、音樂結構和表演形式,從而認識其獨特審美和文化意義。
|
[影片1] 《塔》(選段) 此曲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所寫的鋼琴組曲《版畫》內三首小品中的第一首,創作靈感來自爪哇甘美蘭和於亞洲常見的塔式建築。樂曲刻意模仿亞洲音樂的風格和音效,運用五度音、五聲音階及非三和弦的和聲結構,音樂氣氛莊嚴優雅,不禁令人聯想到佛塔和寺院裡處處都是鐘和鑼的鳴響。
|
[圖片5] 爪哇島地圖
金匠的搖籃 爪哇島位處印尼群島中央,島上有三大文化族群: 1. 爪哇族 (居於爪哇中部); 2. 馬都拉斯族 (居於爪哇東部); 3. 巽他族 (居於爪哇西部)。
當中,爪哇族人數最多,他們曾因擅長製作青銅器而聞名於世,這亦是大部分爪哇樂器以青銅製成的原因。
|
[圖片6]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展出的爪哇樂器
爪哇文化 早在印尼成為殖民地前,由於當地部分王國 (即「蘇丹王國」) 與荷蘭帝國關係密切,爪哇文化當時已得到重視而蓬勃發展。爪哇的傳統與區內多種文化有歷史淵源,糅合了經宮廷保存並傳承下來的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的價值觀。日惹和梭羅這兩個前王國現今被視為爪哇藝術和文化的主要中心。就甘美蘭音樂和舞蹈而言,其高雅精緻與民間鄉村粗獷的表演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在印尼語中,「alus」定義為「微妙、精緻、高尚、文明」,是爪哇文化至高審美標準,在這尺度下,鄉村文化難免被看作難登大雅之堂。
|
甘美蘭是印尼本土的敲擊合奏音樂,當中使用了大小、形狀不一的青銅敲擊樂器及一些木製樂器和弦樂器。每套甘美蘭樂器只有一位工藝師,因此其特性、外觀、顏色、音色和音律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與其他甘美蘭樂器互換使用。除此之外,不同地區的甘美蘭在音色、樂器外觀、音律和演奏風格方面都各有不同。本展覽將重點介紹其中一個最受推崇的甘美蘭流派 - 爪哇甘美蘭。
|
[影片2] 爪哇甘美蘭表演 此選段先由雙排座鑼 (bonang) 奏出簡短引子,其後金屬琴類樂器加入,演奏骨幹旋律。吊鑼音色深沉,劃分旋律的不同樂句;鼓則負責釐訂樂曲速度和氣氛。
|
[影片3] 學習演奏甘美蘭 青年人跟隨年長大師學習演奏甘美蘭。
|
|
甘美蘭樂器以下述三類青銅樂器為核心:
|
1. 吊鑼
吊鑼體積大小不一,直徑介乎19厘米 (7英吋) 至135厘米 (53英吋)。現今最常用的尺寸約為80厘米 (31英吋)。
|
[圖片7] 中鑼 (kempul)
|
2. 座鑼
體積比吊鑼小,不同音高的座鑼有序地擺放在木架上。
|
[圖片8] 大座鑼 (kenong)
[圖片9] 雙排座鑼 (bonang)
|
3. 金屬琴
琴鍵按音高順序排放在精美的手製木框或共鳴管上,左邊為低音區,右邊為高音區。
|
[圖片10] 史蘭屯琴 (slenthem)
[圖片11] 大沙朗琴 (demung)
|
甘美蘭音樂以層遞式建構,樂器可按其音樂功能歸類為以下四組:
|
1. 主旋律樂器 (balungan)
負責奏出樂曲的骨幹旋律,一拍一個音,節奏平穩。這組樂器包括:沙朗琴 (saron)、大沙朗琴 (demung)、史蘭屯琴 (slenthem)、小沙朗琴 (peking) 等。
|
[圖片12] 小沙朗琴 (peking,左)、沙朗琴 (saron,中)、大沙朗琴 (demung,右)
|
2. 加花樂器
以快速且密集的音符潤飾骨幹旋律。這組樂器包括:雙排座鑼 (bonang)、耿德耳琴 (gender)、甘邦琴 (gambang,唯一的木製樂器)、賽隆潘琴 (celempung,彈撥樂器)、蘇林笛 (suling,唯一的管樂器) 及二絃琴 (rebab,唯一的拉弦樂器)。
|
[圖片13] 耿德耳琴 (gender)
[圖片14] 甘邦琴 (gambang)
|
[圖片15] 賽隆潘琴 (celempung)
[圖片16] 蘇林笛 (suling)
|
[圖片17] 二絃琴 (rebab)
|
3. 分句樂器
包括:大鑼 (gong ageng)、中鑼 (kempul)、大座鑼 (kenong)、小座鑼 (kempyang) 及單顆鑼 (kethuk)。大鑼具有顯赫地位,它是整個甘美蘭樂團的靈魂和中心,其神聖地位不可撼動。演出時,樂師通常需待大鑼敲響後才開始演奏。大鼓音色深沉,象徵威嚴、權力和靈性。
|
[圖片18] 大鑼 (gong ageng)
|
[圖片19] 小座鑼 (kempyang)
[圖片20] 單顆鑼 (kethuk)
|
4. 肯當鼓 (kendang)
負責控制樂曲速度、力度和氣氛,此樂器有不同大小。前述三組樂器各有多位樂師參與演奏;肯當鼓則因為擔當指揮一職,演奏者往往只有一位。
|
[圖片21] 肯當鼓 (kendang)
|
甘美蘭音樂有多款特定曲式,它們各自有特定的拍子數目和分句布局。常用的曲式如下:
|
郎沙蘭 (lancaran) 「貢安」(gongan,即兩次敲打大鑼之間的時值) 內有16拍,當中被細分成四個時值各為4拍的「克農安」(kenongan, 即兩次敲打大座鑼之間的時值)。
|
基它宏 (ketawang) 「貢安」內也是16拍,但當中只被細分成兩個時值各為8拍的「克農安」。
|
那莊 (ladrang) 「貢安」內有32拍,當中被細分成四個時值各為8拍的「克農安」。
|
另外,樂曲可以不同速度 (即「伊拉瑪」irama) 演奏,以調節加花部分與主旋律的密度關係。正如學者朱迪思・貝克 (Judith Becker) 有力地指出,以上音樂原則反映印尼社會對等級、平衡、穩定及結構方面的文化理念。
|
[影片4] 《金色的雨》 這是一首著名的甘美蘭樂曲,經常於甘美蘭音樂會觀眾離席時演奏。樂曲具典型的爪哇甘美蘭音樂特徵:以簡潔的「布卡」開始,骨幹旋律及後平穩並完整地出現多遍 (此影片特配以字幕顯示),加花樂器同時出現,豐富音樂層次,以及注入活潑氣氛。樂曲最後採用慢速,並以一聲大鑼結束。
|
甘美蘭樂器大部分為青銅所製,不能隨意調校音高。每件樂器均以一對形式出現,並各以不同的音律系統定音:
[圖片22] 培樂 (左後) 和絲蘭多 (中) 樂器常以曲尺形擺放在表演者兩旁
甘美蘭有兩種不同的演奏風格:
|
[影片5] 「培樂」與「絲蘭多」 「培樂」(pelog) 與「絲蘭多」(slendro) 是爪哇甘美蘭音樂兩套主要音律系統。影片會先後示範兩者,並用印尼語讀出各音符的名稱。兩套音律系統內的音程與西方十二平均律截然不同。
|
甘美蘭也經常出現於皮影戲、舞蹈等傳統藝術內。
|
哇揚皮影戲偶 (Wayang Kulit)
時至今日,「哇揚戲」(Wayang Puppet Theater) 仍是極受歡迎的傳統娛樂節目,「哇揚皮影戲偶」屬當中的主要手工戲偶。演出時,操偶師 (dhalang) 不但要控制皮偶,更要唱歌、吟詠、說白,並用腳演奏敲擊樂器,甚至引領甘美蘭樂師及歌手出場表演。燈光把皮偶的影子放大投射到白色布幕上,操偶師坐在布幕後面,而甘美蘭樂團的樂師則坐在他身後伴奏,為整個演出營造氣氛。
|
[圖片23] 操偶師 [圖片24] 哇揚皮影戲偶
|
[圖片25] 甘美蘭為哇揚皮影戲伴奏
|
操偶師負責向甘美蘭樂師給予演奏提示,並控制整個演出流程。由於哇揚皮影戲經常取材於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操偶師既須熟諳有關內容情節,又要充分掌握古代語言和現代多種方言,才能成功向觀眾傳達劇中訊息。劇中情節通常涉及精神和文化價值,以及當代社會及政治事件內善與惡之爭。今時今日,哇揚皮影戲仍經常出現在儀式和節慶中。
|
[影片6] 甘美蘭與哇揚皮影戲 皮偶的影子在燈光下投射到布幕上,觀眾坐於布幕前,他們只會看到皮偶的影子,不會看見坐在布幕後的操偶師和他身後的一整隊甘美蘭樂團。樂團配合皮偶的動作和操偶師的歌聲提供伴奏。
|
舞蹈
除了甘美蘭音樂,舞蹈亦是爪哇文化不可或缺的表演藝術。精緻的爪哇宮廷舞蹈經常在甘美蘭音樂伴奏下,以緩慢而優雅的舞姿展現。「貝達亞」 (bedhaya) 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爪哇宮廷舞蹈,通常由女性演出,她們組成的不同隊形象徵着不同意義。例如,日惹的九人開場隊形往往代表人體九個不同部位。
|
[圖片26] 爪哇舞者在日惹國際機場迎接遊客
[圖片27] 「2018年舞蹈節」爪哇宮廷舞蹈表演
|
[影片7] 甘美蘭與貝達亞舞 「貝達亞」(bedhaya) 是爪哇的一種傳統宮廷舞蹈,由女性擔綱演出,舞姿富有特色,並伴以甘美蘭音樂,有時還會配合歌唱。此優雅的舞蹈為皇室及皇宮權力的象徵。
|
甘美蘭於202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爪哇甘美蘭在印尼音樂中佔有重要席位,既具有深厚文化意義,且保持歷史延續性。是次展覽透過介紹爪哇甘美蘭的音樂、樂器、音樂結構和表演形式,希望大家對甘美蘭音樂和印尼豐富文化的興趣得以延續。在現今社會經濟急速變化的時代,保護傳統文化實在值得關注。
|
[影片8] 《爪哇》 這首現代樂曲糅合爪哇甘美蘭音樂與電子舞蹈音樂元素。錄像以動畫手法,加上哇揚皮影戲偶,重現兩個爪哇古王國的傳奇故事。創作人在現代製作中重點突出傳統表演藝術,為爪哇傳統藝術帶出耳目一新且現代的感覺,藉此希望大眾對傳統藝術及文化倍加珍惜。
|
圖片及影片附加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