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署全力支持使用資訊科技,以改善公共服務,並滿足市民愈來愈高的期望。年內,本署耗資 5,000 萬元,推行約 35 項電腦化計劃,以提升服務質素和內部運作效率。
公共圖書館電腦化計劃
隨兩間分別位於粉嶺和富山的新公共圖書館落成啟用,香港公共圖書館數目進一步增加,目前共有 62 間固定圖書館和八間流動圖書館為市民服務,而每間圖書館均由圖書館電腦系統連接。圖書館電腦系統是全球最大型的中英雙語兼容圖書館電腦系統之一。年內,該系統曾進行提升工程,增設數據保安和保密措施、跨圖書館目錄搜尋功能,以及簡體中文版的網上聯機公眾檢索目錄。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新增電郵通知書服務,向登記使用者發送圖書館通知書,例如外借書籍過期通知。
本署又配合政府簽髮香港智能身份證而推出新服務,讓圖書館使用者選擇以智能身份證使用圖書館服務,外借和續借圖書館資料。另外,各公共圖書館內合共 165 部電腦已加裝智能卡閱讀器,方便讀者在網上使用電子服務。
多媒體資訊系統年內進一步擴展至全港 24 間圖書館分館。在各圖書館分館內設置的多媒體資訊系統工作站,與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多媒體資訊系統工作站功能大致相同,主要是方便市民瀏覽珍貴資料,例如數碼視聽資料和文件圖像。
創造力及創新資源中心
位於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內的創造力及創新資源中心於年底啟用。該中心由香港公共圖書館和 Creative Initiatives Foundation 共同成立,現藏有超過 1,500 本關於創意和創造力的書籍和期刊,主要供商界人士、家長、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和學生研究或學習有關課題之用。使用者可利用設於該中心和各公共圖書館的聯機公眾檢索目錄終端機,以及網上聯機公眾檢索目錄系統,瀏覽該中心的館藏目錄。
香港歷史博物館電腦化計劃
香港歷史博物館已進行電腦化計劃,提供整套的館藏管理功能,包括館藏登記、盤點、物品移動記錄、館藏外借記錄,以及文物修復檔案和展覽記錄管理。市民現可通過互聯網瀏覽博物館館藏和展覽資料。
網上用戶登記系統
網上用戶登記系統自二零零二年投入服務至今,登記用戶的數目已大幅上升至超逾 37,000 人,其中約 21,000 人訂閱《電子雜誌》,另外超過 22,000 人則登記成為「康體通」用戶。為配合未來的用戶增長,並確保服務可供使用,本署已於七月加強系統功能,以應付全面復原的需要。
康文署網站全面革新
本署網站也於十一月全面革新,以符合「外觀與風格」設計的標準,令網上搜尋資料和使用電子服務更為容易。重新設計的網站加入了新的圖標,以及更清晰的資訊和服務分類,讓市民可更便捷地找到所需資料和更容易選取正確的網頁。這個網站是本署多元化節目、活動和簡便電子服務的最佳指南。
「生活易」的「康體通」系統
「生活易」的「康體通」系統由四月起加入新功能,提供更全面的場地租訂資料。登記用戶現可建立個人訂場檔案,預先設定有關詳情和喜好,以便更快捷地租訂設施和場地。此外,市民也可憑香港身份證號碼預訂康樂和體育場地。該系統將於二零零四年進行進一步的改善工作。
管理資訊系統
本署廣泛應用管理資訊系統的入門網站和公眾意見登記系統,令處理公眾投訴和制定應付問題策略的效率得以大大提升。管理資訊系統旨在讓部門人員共用各種最新資訊,包括公眾對員工表現的投訴、意見和讚賞。年內,全面推行管理資訊系統計劃的撥款申請獲得批准,本署正籌備推行該項為期 16 個月的計劃。
進行中的項目
其他正在進行的項目包括:
‧ |
革新公共圖書館的網站,以符合「外觀與風格」設計的標準。 |
‧ |
全面檢討圖書館電腦系統和多媒體資訊系統,方便規劃系統容量和提升應用系統。 |
‧ |
設立地理資訊系統,把本港考古遺蹟和建築文物的文字、照片和製圖資料電腦化。這套系統有助加深公眾對本港文化遺產的認識,並可促進與海外文物組織的文化交流。此外,還可提升處理本港考古遺蹟和建築文物資料的效率。 |
‧ |
推出全新的粵港澳文化資訊網,通過香港、廣東和澳門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廣三地的藝術設施和節目。資訊網涵蓋表演場地、文化節目、博物館、圖書館、藝術團體和網上售票服務等六個範疇。 |
‧ |
革新城市電腦售票網服務,物色票務承辦商負責開發、營運和保養一個靈活的後端售票系統及有關服務,以期為市民提供更佳的售票服務。 |
‧ |
推行建立樹木資料庫的第二階段工作,一方面利用互聯網科技讓市民瀏覽本署的綠化資料,另一方面加入地理資訊系統功能,方便部門人員搜尋中央樹木數據庫。 |
‧ |
在本署場地提供自助資訊亭服務,方便市民預訂康樂設施,以及報名參加社區康體活動。 |
‧ |
推行體育資助辦事處電腦化計劃,協助管理並分配約 80 個體育總會的資助款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