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市民的文化質素,本署於年內分別在社區和學校推行多項藝術教育及觀眾拓展計劃。年內,各項計劃的參加人數超過 215,653 人次。
在學校層面
本署在學校推行多元化的藝術教育計劃,以鼓勵學生從小培養對文化藝術的認知和興趣。
|
|
|
|
「多媒體舞蹈教育計劃2002/03:願望樹」的學員完成一系列藝術培訓課程後,在結業演出中展示他們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 |
|
|
本署與具備豐富藝術教育經驗的本地藝團合作推行「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以學校為平台,向學生深入介紹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意和藝術潛能。學生在校內完成一系列藝術培訓課程後,會在結業演出或相關活動中,展示學習的成果。
本署推出「學校文化日計劃」,鼓勵學校安排學生在上課時間內到本署轄下的演藝場地、博物館和圖書館,參加專為學生而設的文化藝術活動,藉此把藝術、歷史和科學融入學習過程和生活之中。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強調互動學習,深受中小學和特殊學校學生歡迎。
本署又特別設計了多項藝術教育活動,以配合兩個藝術節的主要節目。暑假期間舉辦的「國際綜藝閤家歡」設有超過 60 個獨立及連續性小型工作坊,為兒童介紹表演及視覺藝術。「新人類的自我探索歷程」青少年工作坊和一系列的公開節目/活動,則讓青少年通過頻密參與獲得寶貴的藝術經驗。在「國際綜藝閤家歡」開幕前,本署又安排藝術團體前往 114 所中小學巡迴演出,把藝術帶進學校。
為配合「學校文化日計劃」,「中國傳奇」藝術節為中學生提供免費表演節目。藝術節亦將京劇小劇場作品《閻惜姣》和佛樂音樂會「淨土梵音」帶到大學校園演出,以及為中學生安排示範演出。此外,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的一個大型的戶外音樂會,由多個來自內地的傳統鼓樂團為觀眾獻藝,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欣賞。藝術節期間還舉行了展覽、工作坊及講座等其他推廣活動。
在社區層面
本署在社區層面推行的觀眾拓展計劃,包括「藝術家駐場計劃」、「社區文化大使計劃」和「社區粵劇巡禮」。
|
|
|
2003年社區文化大使 ── 香港舞蹈總會「舞出新天地」的「舞蹈嘉年華」活動中,小朋友站在台上手舞足蹈,非常投入。 |
|
|
「藝術家駐場計劃」讓公眾有機會在藝術工作者留駐各個演藝場地期間,透過一些趣味與教育並重的活動,瞭解他們的藝術創作工作。為了配合「學校文化日」計劃,部分計劃亦特別設計適合青少年欣賞的活動,包括楊清意「掌上乾坤」布袋木偶推廣計劃、香港嶺南音樂團「走進中樂世界」、動藝「音樂劇的奇異旅程」等。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透過在公共空間如公園、商場、社區中心及志願機構的場地進行文化藝術外展活動,讓社區人士可輕易接觸藝術。年內的部分活動內容,包括中英劇團「區區一齣戲 ── 社區戲劇實踐計劃」、樹寧.現在式單位「香港影像前與後」和瘋祭舞台「重整香港新版圖」,更重探討和展現社區的歷史文化特色。
「社區粵劇巡禮」則為具潛質的業餘粵劇團和新秀提供公開表演的機會,讓他們一顯身手,並藉此在社區推廣粵劇藝術。
年內,本署繼續舉辦上一年推出的「文化藝術義工計劃」,鼓勵市民善用餘暇,參與推廣文化藝術的義務工作,並藉此進一步認識及體驗各類文化藝術,拓闊視野和提升人文質素。此項計劃,已招募 1,800 名義工,達到預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