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年报2004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GovHK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
搜寻 网页指南 联络我们
 
*
文化事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博物馆


本署辖下共有六间大型博物馆,分别是香港艺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和香港文化博物馆。这些博物馆负责收藏、复修、研究、展出,以及传达可以反映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及生活环境的实物遗存,以供研究、教育和观赏之用。

本署也负责管理香港电影资料馆及六间规模较小的博物馆,包括茶具文物馆、李郑屋汉墓博物馆、罗屋民俗馆、上民俗文物馆、三栋屋博物馆和香港铁路博物馆。


在露天的香港铁路博物馆内,参观者为本地铁路交通的历史所吸引。
在露天的香港铁路博物馆内,参观者为本地铁路交通的历史所吸引。


香港艺术馆

香港艺术馆藉举办多元化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引发公众对艺术的兴趣。年内,艺术馆举办了合共 20 个展览,其中 12 个为专题展,八个为常设展,展品来自本地及世界各地,包括前数码艺术、越南绘画、中国书画、中国古物珍藏及本地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两个分别名为「瞬间的拓扑 ── 郭衷忠数码装置展」和「双重时间 ── 多媒体艺术展」的数码艺术展览,让参观者从新的角度认识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大英博物馆合办的「战线后的越南:乱世浮生 1965 - 1975 」展览,为本地观众展现越南艺术中的独特面目。至于「刘国松的宇宙」与「黄永玉八十艺展」,则展出了这两位同为中国水墨画开拓新境界的国际知名艺术大师的杰作。艺术馆也举办了「岭南遗范 ── 向杨善深致意」和「艺道之行 ── 林建同书画捐赠展」,展示这两位本港前辈艺术家的杰出成就。


香港艺术馆年内举办了 20 个展览,其中包括「瞬间的拓扑  ── 郭衷忠数码装置展」(上)和「黄永玉八十艺展」(下),两者展示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
香港艺术馆年内举办了 20 个展览,其中包括「瞬间的拓扑  ── 郭衷忠数码装置展」(上)和「黄永玉八十艺展」(下),两者展示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
香港艺术馆年内举办了 20 个展览,其中包括「瞬间的拓扑 ── 郭衷忠数码装置展」(上)和「黄永玉八十艺展」(下),两者展示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

艺术馆联同文化博物馆与香港机场管理局携手合作,在香港国际机场内展出两馆精选的艺术珍品。艺术馆又多次获得大型捐赠,包括已故艺术家林建同家属捐出林氏的 75 幅水墨画、书法作品和研究材料,以及享誉国际的水墨画大师刘国松捐出的四幅水墨画杰作。

年内,艺术馆还积极参与各项大型艺术推广活动,例如「国际博物馆日」、「学校文化日计划」、「国际综艺合家欢」、「第二届亚太区美术教育会议」等,以履行其教育市民的功能和使命。这些展览和各项教育与推广活动共吸引观众和参加者逾 27 万人次。


茶具文物馆

茶具文物馆是香港艺术馆的分馆,设于香港公园内,专门介绍中国茶具和推广茶艺文化。

茶具文物馆的使命之一,是推广品茗艺术和鼓励茶具陶艺创作。为此,该馆举办了陶瓷茶具设计比赛,邀请本港的陶艺家参加。年内,茶具文物馆的展览及各项教育与推广活动共吸引逾 206,000 名访客。


茶具文物馆展出本地陶艺家精心创制的参赛作品。
茶具文物馆展出本地陶艺家精心创制的参赛作品。


香港历史博物馆

除了「香港故事」常设展览外,香港历史博物馆年内与内地的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合办了多个专题展览,包括「学海无涯 ── 近代中国留学生展」、「秋猎怀远 ── 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大展」和「猎鹿与剽牛 ── 云南古滇国文物展」。该馆又安排本港首个内地巡回展览「百载香江风情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吸引了 113,200 人次入场参观。这些合办活动不但扩阔了市民的文化视野,也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此外,博物馆与本地一位希腊钱币收藏家合办「不朽印记:竹月堂古希腊钱币展」,让市民深入了解古希腊文化。年内,参观博物馆人数达 658,000 人次。


「秋猎怀远 ── 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大展」介绍清朝的宫廷生活。
「秋猎怀远 ── 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大展」介绍清朝的宫廷生活。

「猎鹿与剽牛 ── 云南古滇国文物展」所展出的青铜文物。该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
「猎鹿与剽牛 ── 云南古滇国文物展」所展出的青铜文物。该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

二零零四年年初,政府收购了中环城道甘棠第,以期把该幢历史建筑物改建为拟议的孙中山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负责有关的筹备工作,并发起「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征集行动」。


位于中区的历史建筑物甘棠第将会改建为博物馆,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位于中区的历史建筑物甘棠第将会改建为博物馆,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香港历史博物馆为提高市民对本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兴趣,年内继续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推广服务,包括展览导赏、专题讲座、研讨会、工作坊、野外考察、录像观赏、学校文化日活动、在职教师简介会、巡回展览和校际比赛。在暑假期间,博物馆又与教育统筹局合作,为资优的中学生举办训练课程。课程完结后,馆方把学员撰写的报告上载于博物馆网页,供公众阅览。

除了香港海防博物馆外,香港历史博物馆辖下还有两间分馆,即深水的李郑屋汉墓博物馆和柴湾的罗屋民俗馆。年内,这两间分馆分别吸引了 43,900 人次和 36,900 人次参观。


香港海防博物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座落于筲箕湾,由旧鲤鱼门炮台改建而成,主要分接待区、堡垒和古迹径三大部分。常设展览「香港海防六百年」阐述本港自明清两代、英治时期、日军侵港以至回归后的海防历史。参观者还可仔细观赏堡垒和古迹径上的炮台、鱼雷发射装置、沟堡、弹药库等军事遗迹。

年内,博物馆举办了四个专题展览,分别为「百步穿杨:亚洲传统射艺」、与土木工程署合办的「海港历史发展」、与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合办的「烽火英雄 ── 东江纵队与港九独立大队」,以及与香港义勇军协会合办的「忠勇群英:香港义勇军回顾展」。


香港海防博物馆举办「百步穿杨:亚洲传统射艺」展览,展出各种弓箭,令人叹为观止。
香港海防博物馆举办「百步穿杨:亚洲传统射艺」展览,展出各种弓箭,令人叹为观止。

博物馆还举办了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包括展览导赏、古迹径导游、专题讲座、亲子工作坊、表演示范、步操、军乐表演和野外考察等,以唤起市民对本港军事历史及海防的兴趣。年内,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共吸引 182,300 人次参观和参加。


香港科学馆

香港科学馆整年都举办不同的主题展览和类型丰富的活动。随「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圆满结束后,科学馆于二零零三年十二月至二零零四年三月期间举办小型展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 II ── 给香港的礼物」,重点展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送给香港的礼物,包括航天员杨利伟捐出的工作训练服和两幅显示香港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的大型星照片。同时展出的还有二零零零年和二零零三年香港科学馆航天展览的制作展品。是次展览约有 88,600 人次参观。

「星际奇观:塑造太阳系」由美国加州奥克兰谢伯特太空科学中心制作,是一个糅合艺术与科学的独特展览,鼓励人类进行观察、探索和研究。十一件互动展品是艺术家尼特 . 凯恩运用精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动态艺术品。展品和照片启导参观者探索那些不断塑造和改变太阳系面貌的各种自然力量,感受当中混沌与有序之间的微妙关系。展览于二零零四年一月至五月期间举行,吸引了 78,300 人次参观。


香港科学馆举办的「星际奇观:塑造太阳系」展览,启发年轻参观者的思考力。
香港科学馆举办的「星际奇观:塑造太阳系」展览,启发年轻参观者的思考力。

自二零零一年首次在香港科学馆展出后,「中国古天文成就展」的珍贵展品已运抵美国,在谢伯特太空科学中心「龙的天空」展览中展出。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一起展出的,还有香港科学馆按比例制作的浑仪、黄道经纬仪和天体仪模型,以及电脑互动展品。这次展览是香港科学馆和谢伯特太空科学中心交换计划的项目之一,目的是透过有效的资源分享,为两地观众带来高质素的展览。年初在香港举行的「星际奇观」展览就是这计划下的一个项目。「龙的天空」将继续在美国数间博物馆巡回展出,直至二零零七年四月为止。

「人体解构」展于八月至十二月期间举行。以崭新的塑化技术让人体得以长时间保存,是这次展览的主题。这种技术对解剖学的教与学均有极大贡献。这次展览除展出逾百件塑化人体标本外,还有树脂灌注和浸液保存的标本,让参观者认识复杂而脆弱的人体结构。


香港科学馆的「人体解构」展,展出以塑化技术保存的人体标本,让参观者认识解剖学和人体健康。
香港科学馆的「人体解构」展,展出以塑化技术保存的人体标本,让参观者认识解剖学和人体健康。

为推广本地大学的科研计划和介绍新的科技知识,博物馆的科讯廊年内举办了四个展览,分别是「宇宙之最」、「用于净化空气和水的光催化技术」、「过去五十万年香港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和「虚拟水族馆」。这些展览由大学学者与博物馆专业人员共同策划,是大学和博物馆携手合作推动科普的成果。

于八月举行的「夏日科乐周」主要是让市民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共举办了游戏、「活的科学」展览、展品导览、趣味实验班、工作坊、亲子活动、科普讲座等 80 项活动。由香港科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合办的「 2004 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于十月中举行,邀得五位内地和香港的著名科学家与公众分享其经验和取得科研成果背后的故事。

科学馆于十二月一日至四日以「科学中心:培育创意」为主题,举办了「第五届亚太地区科技中心网络会议」。是次活动为期四天,邀得逾百位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有助建立和加强亚太地区各科技中心之间的合作。

年内,科学馆继续与各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合办多项科普活动,其中包括「趣味科学比赛」、「机械人嘉年华」、「环境议题教育研讨会」、「科技创作比赛」和「第三十七届香港联校科学展览」等。


「趣味科学比赛」是向青少年推广科学的特别活动之一。
「趣味科学比赛」是向青少年推广科学的特别活动之一。

二零零四年,科学馆的展览和推广活动共吸引逾 85 万人次参观和参加。


香港太空馆

对香港太空馆来说,二零零四年是多姿多采的一年。在出现「金星凌日」天文现象的最后一天(六月八日),太空馆开放给约 3,000 名市民入内观看金星自一八八二年以来首次掠过太阳圆面的过程。参观者利用太空馆的太阳望远镜及其他仪器观赏这个天象奇观。太空馆还联同香港天文台在网上直播这次罕见的天象。


天文爱好者在香港太空馆外排队,等候观看在二零零四年六月出现的「金星凌日」罕见天文现象。
天文爱好者在香港太空馆外排队,等候观看在二零零四年六月出现的「金星凌日」罕见天文现象。

五月,香港太空馆又与多个天文学会合办「路边天文」活动,在香港艺术馆平台架设约 40 台望远镜,供市民观测最近发现的彗星「尼特」的飞行轨道。参与观测的市民约有 350 人。

为感谢何鸿燊博士于八月捐赠 2,000 万元给政府,香港太空馆天象厅正式命名为「何鸿燊天象厅」,有关命名为期 15 年。该笔款项捐予民政事务局弘民基金,用以赞助文化艺术、康乐体育和社区建设的活动。正式命名仪式于十二月二十八日举行。


在「何鸿燊天象厅」正式命名仪式上,何鸿燊博士把一张面额 2,000 万元的支票致送予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
在「何鸿燊天象厅」正式命名仪式上,何鸿燊博士把一张面额 2,000 万元的支票致送予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

年内,太空馆出版了《 2005 天文月历》,并推出两个天象节目、四出全天域电影和五套学校节目,吸引约 38 万人次入场观看。太空馆还举办了 190 项推广活动,参加人数逾 27,300 名。太空馆另外又举办了八个临时专题展览,这些展览连同天文展览厅和太空科学展览厅长期展出的展品,共吸引逾 380,500 人次参观。


香港文化博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提供多元化的展览和节目,题材范围涵盖本地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以培养本港市民对文化身分的认同,以及向访港旅客推广香港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以「设计∞」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会说故事的钞票」展览回顾香港钞票多年来在设计上的转变;「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展」展出当代两岸四地约 500 本设计优秀的书籍;「视觉震撼 ── 2004 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则展出逾 450 幅来自 29 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出色海报;在「建:香港精神红白蓝」展览中,艺术家以红白蓝纤维物料筑起视觉平台,演绎他们对香港精神的见解。


在「建:香港精神红白蓝」展览中,本地的创作艺术家以红白蓝纤维物料,演绎对香港精神的见解。
在「建:香港精神红白蓝」展览中,本地的创作艺术家以红白蓝纤维物料,演绎对香港精神的见解。

年内,博物馆还举办了其他大型展览,包括有「一盅两件 ── 茶盅里的情韵」、「美食配美器 ── 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香港食境诗 ── 文字 . 图象 . 装置」、「四宝献瑞:圆明园生肖头像展」和「人、物、情 ── 香港公共房屋发展五十年」。


「人、物、情 ── 香港公共房屋发展五十年」展览,展出有趣的图片,让大家回顾政府早年致力为数以万计市民提供住屋的情况。
「人、物、情 ── 香港公共房屋发展五十年」展览,展出有趣的图片,让大家回顾政府早年致力为数以万计市民提供住屋的情况。

粤剧红伶吴君丽捐赠了 3,000 件粤剧文物给香港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特别以此为题,在十二月举办专题展「文武兼擅 ── 吴君丽戏剧艺术剪影展览」,藉此回顾吴女士光辉的演艺事业,以及颂扬其在粤剧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展览共展出逾 170 件吴君丽捐赠的珍贵文物。

博物馆举办了合共 1,257 项教育及推广活动,包括研讨会、讲座、实地考察、表演、示范、艺术营、工作坊和比赛等。「博物馆小先锋计划」为幼稚园至小六学童提供不少机会,认识本港的历史、艺术和文化;该计划自二零零三年推出以来一直逐步扩展,至年底已有 6,100 名学童加入成为会员。


「博物馆小先锋计划」让儿童有更多机会认识本港的历史、艺术和文化。
「博物馆小先锋计划」让儿童有更多机会认识本港的历史、艺术和文化。

年内,博物馆举办的展览连同教育及推广活动,共吸引逾 632,000 人次参观和参加。

香港文化博物馆辖下有三间分馆,分别为荃湾的三栋屋博物馆、大埔墟的香港铁路博物馆和西贡的上民俗文物馆。年内三间分馆共吸引近 70 万人次参观。


香港电影资料馆

香港电影资料馆的主要功能是搜集和保存香港电影及相关物品,并进行所需的编目和记录工作。资料馆的总楼面面积为 7,200 平方米,主要设施有一间电影院、一个展览厅、一间资源中心,以及多个可调节温度的储藏库。资料馆已为接近 632,000 件物品编目,这些物品大部分源自捐赠及存放。

年内,香港电影资料馆共举办了九个展览,包括「小说 . 戏剧 . 文艺片」、「时与潮 ── 七十年代电影的变异」、「形影凝 ── 木星相展」和「特技慢慢游」,并放映逾 430 场电影。为配合展览和放映活动,资料馆与本地的教育和文化机构合办了多个讲座和工作坊,供修读电影课程的学生、研究人员和市民参加。此外,为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也进行了「口述历史计划」,访问了多位资深电影人,并出版了多份与电影有关的刊物。香港电影资料馆又与本地和海外的电影团体与资料馆合作,参与各项活动和交流计划,藉以培养市民欣赏电影艺术的兴趣。馆内的资源中心藏有大量与电影有关的读物,还设有电脑和个人视听间,这些设施的使用率极高。


香港电影资料馆共举办了九个展览,其中包括「小说 . 戏剧 . 文艺片」(上)和「形影凝 ── 木星相展 」(下),以培养市民欣赏电影艺术的兴趣。
香港电影资料馆共举办了九个展览,其中包括「小说 . 戏剧 . 文艺片」(上)和「形影凝 ── 木星相展 」(下),以培养市民欣赏电影艺术的兴趣。
香港电影资料馆共举办了九个展览,其中包括「小说 . 戏剧 . 文艺片」(上)和「形影凝 ── 木星相展 」(下),以培养市民欣赏电影艺术的兴趣。

年内,资料馆吸引访客达 203,000 人次。


艺术推广办事处

艺术推广办事处积极举办多元化的公众艺术和社区艺术活动,以推广本港的视觉艺术,并致力与不同的机构和团体结为合作伙伴,以便推行各项视艺计划和活动,把不同领域的视觉艺术向大众推介,从而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视觉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参与兴趣。

艺术推广办事处从二零零三年年底举办的「公众艺术计划 2003 / 04 」参赛作品中选出两件艺术品,以便设置在快将启用的马鞍山公共图书馆和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内,以美化公共环境。办事处又与房屋署合办「旧物新颜 ── 东涌逸东公众艺术第二阶段计划」,于二零零五年年中在该屋内设置十件精选的艺术品。这批艺术作品,连同第一阶段设置的 16 件艺术品,将为该屋组成一条「艺术径」。另外,办事处还与路政署合办「光影留情:元朗行人隧道艺术计划」,透过公开比赛征集摄影作品,从中选出 72 帧由本地摄影师拍摄的佳作,晒制成瓷石砖,以便铺设在元朗区六条行人隧道的墙壁上,以彰显该区的地方特色,并藉此唤起市民对艺术的兴趣。


评判费尽心机为摄影比赛「光影留情:元朗行人隧道艺术计划」选出优胜参赛作品。
评判费尽心机为摄影比赛「光影留情:元朗行人隧道艺术计划」选出优胜参赛作品。

办事处也负责管理香港视觉艺术中心。艺术中心内的艺术工作室和展览厅等设施,可供公众以优惠场租租用。中心极重视觉艺术的培训工作,特别举办了一个为期九个月的「第三届艺术专修课程」,为有志接受系统性专业艺术训练的一般艺术爱好者提供陶瓷、版画、绘画、雕塑、水墨画等五类视觉艺术课程。办事处将于二零零五年年初为 53 名毕业学员举行作品展览。此外,办事处于暑假期间举行「 2004 奥运前奏:运动及艺术比赛作品展」,以庆祝在雅典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页顶
2005 © 重要告示| 私隐政策 修订日期: 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