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加入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已是第二个年头,对于我和部门来说,这一年收获良多。不论是在香港境内外举行大型文化活动,还是提供新设施,抑或筹办第三届全港运动会以推广「普及体育」,我们在各个工作范畴均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文化事务方面,本署负责统筹工作,安排1 200多位本地艺团的艺术家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参与22项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我们首次在香港境外举办规模如此庞大的文化活动,并藉着这个难得机会,向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现本港丰富多采、百花齐放的文化和创意才华。筹办是次活动的同事更获得「二零一一年公务员优质服务奖励计划」专门服务奖的铜奖和部门合作奖的优异奖,实属可喜可贺。
随着上海世界博览会掀起的热潮,我们在博览会结束后立即安排中国馆镇馆之宝的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移师来港展出。展览于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为期三周,市民反应热烈,参观人数创下记录,高达93万人。为了筹办这项大型展览,我们须迅速调配文化事务部不同科别的同事组成工作团队。全赖同事的专业精神及热诚的态度,我们得以在短短数星期内解决技术、运输和场地管理方面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并获得有关各方的支持。同事的努力令展览圆满成功,他们也从中汲取了不少宝贵经验。
部门辖下博物馆在过去一年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政府于二零一零年二月宣布博物馆继续由本署管理,我们在二零一零年年底设立了三个博物馆谘询委员会,分别就艺术、科学和历史三个范畴的博物馆的未来路向及管理事宜提供意见。
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展览如「罗浮宫雕塑全接触艺术教育展」、「彼思动画25年」展览、「爱因斯坦」展览和「辛亥革命百周年展」,入场参观人数均打破同类型展览的记录。来年我们会继续推行新发展方针,除了举办更多大型展览,还会致力强化各博物馆的形象和推广工作。
香港公共图书馆的中英双语兼容电脑系统,是全球最大型的图书馆电脑系统之一。我们正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电脑系统,并会在二零一一年年底推出新系统及推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试验计划。我们又着手分阶段安排常额人员接替图书馆合约支援人员,及实施新的图书馆前线服务模式。
对本署辖下不少场馆而言,2010-11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藏有11 000项珍贵电影资料的香港电影资料馆庆祝成立十周年,不断为公众呈献精采节目的伊利沙伯体育馆亦已启用三十载。明年,香港大会堂 — 本港第一所多用途文娱中心和其中一个主要文化场地,将会举行五十周年志庆。
在体育及康乐事务方面,承接「香港2009东亚运动会」(东亚运)的成功和香港健儿在东亚运的骄人成绩,香港首次派出代表队参加在二零一零年五月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另一方面,本港运动员亦在广州2010年「亚洲运动会」和「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佳绩。本署会一如以往,全力支持各体育总会,并促进本港的体育文化。
多项新体育设施在二零一一年先后落成启用,当中包括东涌文东路体育馆、东涌游泳池、小西湾市政大厦和设于蒲岗村道公园(第一期)的第三代人造草地足球场兼榄球场。另有16项新建体育设施会在未来数年相继竣工,工程费用总值100亿元;其中三项设施,即中山纪念公园游泳池、屏山天水围文化康乐大楼的游泳池及体育馆,以及建于蒲岗村道公园(第二期)的小轮车场暨单车径,将于短期内落成。
在本署大力推动下,第三届全港运动会获得市民热烈支持,于二零一一年五月顺利举行,共有3 000多名运动员参与八个竞赛项目,参赛者较首届运动会的1 300人增加一倍以上。我们又举办多项全民参与活动以加强宣传,市民反应踊跃,参加人数超过30万。
二零一零年八月,部门再次举办「全民运动日」,鼓励市民恒常参与体能运动。当天我们举办多项免费体育活动和首次免费开放体育场地,参加的市民超逾19万人,情况令人鼓舞。
本署在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主办「二零一零年香港国际公园及康乐设施管理协会全球大会」。全球大会第二次在香港举行,提供了一个宝贵平台,让参加者和专家就旅游、康乐和公园管理方面交流意见及经验。此外,每年一度的香港花卉展览不但吸引了超过50万人参观,而且获得「二零一一年公务员优质服务奖励计划」一般公共服务奖的铜奖,成绩令人欣喜。
年内,我们推出另一全新计划「潮装公园」,以增加部门辖下公园的吸引力和方便游人,试验计划第一阶段于鲗鱼涌公园开展。我们在园内设置三组由本地年轻艺术家设计、别具创意的座椅,并采用一系列全新的告示牌。本署将于二零一二年在九龙塘歌和老街公园推行「潮装公园」计划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将有关构思推展至其他新建公园。
四个位于荃湾区的泳滩经测试后水质已见改善,于今年重开,当中有些泳滩已经关闭超过十年。对于公众,特别是喜爱碧波畅泳的市民,这是一大喜讯。
年内本署的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我对此感到欣慰。展望明年,我深信各同事定会同心协力,竭尽所能,继续为市民提供高质素的服务。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