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内文

博物館

本署负责管理七所大型博物馆,即香港艺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和孙中山纪念馆。这些博物馆负责收藏、修复、研究、展出及诠释香港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艺术馆于一九六二年创立,最初设于香港大会堂内,在一九九一年迁至现址。

本署亦负责管理香港电影资料馆、艺术推广办事处、香港文物探知馆、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以及七所规模较小的博物馆,即茶具文物馆、李郑屋汉墓博物馆、罗屋民俗馆、上窑民俗文物馆、三栋屋博物馆、香港铁路博物馆和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


在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本署辖下各间博物馆吸引了逾620万人次入场参观。本署会继续为不同类型的观众推出启发性和趣味兼备的展览和节目。为了加强宣传博物馆节目和扩大观众层面,本署增设市场及业务拓展组,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及加强推广工作,并与外间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本署于二零一二年二月推出「香港公共博物馆」入门网站,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市民查阅本署辖下14所博物馆、两所文物中心、一所电影资料馆和一所视觉艺术中心所提供的节目及活动详情。


香港艺术馆和香港文化博物馆于二零一二年四月参与了Google「艺术计划」,展示187件馆藏艺术品,当中大部分是香港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这项计划,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细心欣赏香港的艺术品。

Google「艺术计划」涵盖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以及伦敦泰特英国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馆等其他国际知名的博物馆。

在二零一二年,本署公布首份公共博物馆五年业务计划(二零一二至一七年)。该业务计划列出博物馆的理想、使命和信念,以及为追求卓越而制定的发展计划。个别博物馆和办事处亦拟定了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计划。

博物馆谘询委员会

为加强博物馆的问责性,让公众更多参与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当局在二零一零年十月成立了三个(即艺术、历史和科学)博物馆谘询委员会。年内,谘询委员会继续就博物馆的定位、业务发展策略、市场推广及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博物馆运作效率和问责性的措施向本署提供意见。委员会成员包括学者、博物馆专家、艺术家、艺术推动者、市场推广/公关专业人士,以及社区领袖。

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于二零零八年七月成立,目的是监督首次在香港进行的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就普查工作向政府提供意见。委员会成员包括本地学者、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第三届委员会的任期于二零一三年一月一日开始,委员人数有所增加,以吸纳更多方面的专家。另外,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亦予扩大,就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宜(包括研究、宣传、弘扬、传承及振兴)提供意见。

博物馆见习员培训计划

为培育博物馆专业人员,本署在二零一零年开始推出「博物馆见习员培训计划」。见习员分别派驻香港艺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电影资料馆、艺术推广办事处和文物修复办事处,接受为期两年有关博物馆管理或文物修复工作的在职培训。


见习员在上司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管理博物馆服务和筹办教育活动,并有机会亲身尝试筹备展览和其他计划。见习员人数在计划的第二阶段(二零一二至一四年)已增至15名。由于预计需要更多博物馆专业人员管理文化设施和筹办文化活动,本署拟于日后增加见习员的名额。

香港艺术馆

二零一二年是香港艺术馆金禧纪念,为庆祝这个重要日子,艺术馆推出多项精彩节目,其中包括举办「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专题展览,向数十年来为艺术馆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致敬。此外,艺术馆还举办了多个大型展览,涵盖历史文物、中国古今书画,以及西方普普艺术,合共吸引超过763 210人次入场参观。

为庆祝金禧纪念,香港艺术馆特别举办「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专题展览。图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在开幕典礼上切生日蛋糕。

年内,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五周年和香港艺术馆五十周年馆庆,香港艺术馆与故宫博物院合办「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展览。该项展览揭开了位处故宫不为人知的乾隆花园的神秘面纱,让市民一窥相关的文物及建筑设计,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展览展出93项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品,当中19项首次外借展出,43项文物与乾隆花园有关。

「有情世界—丰子恺的艺术」展览展出丰子恺的精选作品,全面反映这位被誉为「中国漫画之父」的艺术家一生的成就,深受欢迎。

「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的夫人(右三)出席「有情世界—丰子恺的艺术」展览的开幕典礼。

至于「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宋、元、明中国书画珍品展」,则展出以收藏中日历史文物著称的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中国书画珍藏,以飨观众。「安迪.华荷︰十五分钟的永恒」展览展出超过460件展品,包括绘画、手稿、相片、电影、丝网印刷作品,全部出自这位美国普普艺术运动代表人物之手。展览全面回顾安迪.华荷的作品,是香港历来最大型的安迪.华荷作品展。另外,为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合作,香港艺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和澳门博物馆于二零一二至一四年间联合举办「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巡回展览。

「安迪.华荷︰十五分钟的永恒」展览是亚洲历来最大型的安迪.华荷作品展。

「香港当代艺术奖2012」于二零一二年二月举行,藉以培育本地艺术人才,共收到1 963件参赛作品,评审团从中选出97件艺术品(包括14件得奖作品)于二零一三年展出。艺术馆与亚洲艺术文献库合作,于二零一三年三月展开「香港艺术历史研究—先导项目」,深入研究本地艺术史。此外,香港以「身是客」展览参与二零一二年九月至十一月期间在英国举行的「第七届利物浦双年展」,藉以促进香港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并在海外推广本地艺术家。

「利物浦双年展」是国际当代艺术盛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向国际艺坛展示香港艺术的面貌,以及加强香港与其他国家在艺术方面的合作。

艺术馆举办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以增加市民大众欣赏艺术的兴趣。为配合「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展览,展览厅内设有大型互动装置、QR码资讯和三维模型,加上一系列馆内和外展活动,为展览增添多种中国历史文化元素,让参观者探索细味。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主持有关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讲座,内容充满启发性。该讲座是「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展览的配套活动之一。

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赞助的「安迪.华荷︰十五分钟的永恒」艺术共赏计划,包括讲座、互动游戏、免费公众导赏服务及为残疾人士团体而设的艺术通达活动,旨在提高参观者对展览的兴趣。另一项重点活动是与香港大学合办的「艺术馆之夜—与安迪华荷一夜永恒」,这项别开生面的节目邀请了逾530名高中生到艺术馆参与一次愉快的通宵艺术之旅,在安迪.华荷的启发下,一同探索创意与普普艺术、媒界与科技,以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新意义。艺术馆在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举办的教育和延伸活动,共吸引了逾103 138人次参与。

互动游戏装置饶富趣味,令参观者笑逐颜开。
同学们准备就绪,一起参与安迪.华荷的通宵艺术探索之旅。

为了提供方便易用的网站,艺术馆于年内重整官方网站,该网站已于二零一三年二月正式推出。

茶具文物馆

茶具文物馆是香港艺术馆的分馆,藏品包括已故罗桂祥博士所捐赠的茶具和沏茶用具,以及由罗桂祥基金捐赠的罕贵中国陶瓷和印章。「博土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2010」展览展出多位本地陶艺家过去二十多年来的作品,参观者逾120 800人次。另一项展览「与中国茶有约」以不同种类的茶叶为主题,展示各种与茶艺有关的文物和典故。在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二零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展览举行期间,入场参观人次逾74 274。茶具文物馆还举办了多项活动,让市民大众欣赏茶具精品和认识茶艺,年内入场参观人次为203 073。

「诗人的缪思—余光中诗歌音乐会」在典雅的茶具文物馆举行,诗乐交融,令人沉醉其中。

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历史博物馆一向以培养大众对历史的兴趣,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以及培养市民对国家的归属感为使命。博物馆致力搜集、保存和展出与本港、华南及以外地区历史息息相关的文物。


除了常设展览「香港故事」外,历史博物馆亦主办或与本港、内地和海外的文博机构合办各类专题展览。


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五周年的其中一个重点节目是「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这是本港历来最大型的秦兵马俑展览,吸引了425 159人次入场参观,打破历史博物馆以往举办专题展览的入场人次纪录。展览展出20个不同类型的秦俑和其他秦朝稀世珍宝,并辅以六组崭新的多媒体节目,让观众一睹秦朝文化的光彩。

「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展出大量秦俑及其他文物,是本港历来最大型的同类展览。

「探本溯源: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展」展出由大英博物馆提供的逾170件珍藏文物,探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3 500年至公元前539年期间各项重大发展,例如苏美尔地区首次出现城市,亚述以强大军力建立新的帝国,以及巴比伦时期都会生活的发展和文化遗产。「香港货币」展览展出约700件文物,包括不同年代的香港硬币和纸币以及相关的物品,例如试铸的样币、铸模、流通硬币、纪念金币的石膏模型、纸币的设计图、版票、印钞用的钢版,以及未经切割的连张钞票等。此外,历史博物馆与香港邮政合办「方寸藏珍:香港邮票发行一百五十周年」邮票展览,通过约300枚精选的香港邮票,从另一个角度诉说香港的故事。

「探本溯源: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展」其中一件雕塑展品。

历史博物馆又与信和艺术及奥海城合作,于二零一二年四月至六月在奥海城举行「旗袍的变奏」展览。这是历史博物馆首次尝试在博物馆以外的场地展出馆藏,藉此把本土历史文化带进社区,使之融入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旗袍的变奏」展览中,模特儿展示不同款式的旗袍,各具风韵。

为使馆藏更加丰富,历史博物馆亦于年内展开征集行动,搜集与香港儿童生活有关的物品。在该次行动中,历史博物馆共征得超过2 700项物品。

市民捐赠的儿时玩意,让人重拾美好的童年回忆。

为推广「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历史博物馆采用了多项线上工具和网上资源,例如「面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网站、手机应用程式及QR码,向市民提供有关活动及票务安排的最新资讯。在二零一二年十月,博物馆更与香港中央图书馆合办书籍介绍活动,以提高大众对这项大型展览的兴趣。

通过二十一世纪的崭新科技,秦始皇穿越时空,重现在今日的新一代眼前。

为配合「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及加深学生对秦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三个有关历史、艺术和兵马俑的校际比赛,以及四项公共艺术活动。博物馆并邀请了约20位来自香港、内地、日本和英国的专家学者,出席于二零一二年十月举行的相关国际学术研讨会。


另外,为提高市民对本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兴趣,香港历史博物馆全年举办了多项教育及推广活动,包括专题讲座、为不同服务对象而设的工作坊、实地考察、电影放映会、比赛和外展活动等。


历史博物馆在二零一二年七月举办「第二届校际香港历史文化专题研习比赛」,并于二零一三年一月举办「第六届历史照片研究比赛」。博物馆并继续与本地大学(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和珠海学院香港历史及文化研究中心)举办讲座系列。


另外,历史博物馆与香港展能艺术会合作,举办「伤健共融计划」,为听障及视障人士提供手语传译导赏服务和模型制作工作坊。「博物馆共融计划」则在「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和「探本溯源: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展」提供专为听障、视障及智障人士而设的手语传译导赏服务、口述影像导赏服务、模型制作和触摸工作坊,为他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博物馆为参观展览的听障人士提供手语传译导赏服务。

历史博物馆亦继续与香港小童群益会、保良局、协康会和香港新移民服务协会合作,为新来港定居人士、青少年及少数族裔人士举办「社区关怀计划」,通过多元化的推广活动,例如故事剧场和模型制作工作坊,增进他们对香港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多个社会福利机构的支持下,青少年参与「社区关怀计划」,增进对香港历史文化的认识。

香港历史博物馆全年的参观者达1 125 809人次。除了香港海防博物馆和孙中山纪念馆外,历史博物馆辖下还有三所规模较小的分馆,分别是位于鰂鱼涌公园的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深水埗的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以及柴湾的罗屋民俗馆。年内,这三所分馆的参观者分别有62 437、38 096和12 097人次。

香港海防博物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是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分馆,由筲箕湾旧鲤鱼门炮台改建而成。除了常设展览「海防风云六百年」外,博物馆于年内还举办了「负隅顽抗—加拿大部队与香港保卫战」和「纸制武器—战时日本宣传刊物」两个专题展览。

学生参观「纸制武器—战时日本宣传刊物」展览后,在工作坊尝试自行制作杂志。

海防博物馆、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和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合办的「第三届近代中国海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举行,三十多位来自香港、内地和海外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

「第三届近代中国海防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博物馆与学术界携手合办的其中一项活动。

海防博物馆全年的参观者共有117 664人次。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位于法定古迹甘棠第之内。年内,除了两个以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及他与香港的密切关系为题的常设展览外,纪念馆还举办了两个专题展览,分别是「藏品选粹—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物品展」和「俏也不争春—孙中山的新加坡同志」展览。

「俏也不争春—孙中山的新加坡同志」展览通过七十多件展品,介绍新加坡华侨与晚清时期革命运动的关系。

纪念馆全年的参观者共有63 097人次。

香港科学馆

香港科学馆的使命,是通过具国际水准的服务和设施,提高公众对科技的兴趣。科学馆一直致力增添藏品,令其科技文物馆藏更丰富,以供市民大众欣赏及作研究、教育之用。


「深海探奇」展览揭示海洋深处的面貌,并通过丰富的图像、多媒体节目、机械互动游戏、图表和模型,介绍在深海栖息的不同生物。展览带领观众窥探深海的独特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令大众明白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展览于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七日举行,吸引了218 722人次入场参观。


「深海探奇」展览展出大王酸浆鱿的实物模型,让观众体验海洋深处的环境。

科学馆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十四日至六月十八日期间举办「冰河时期长毛象宝宝」展览,展出二零零七年在西伯利亚发现、迄今世上保存得最完整的长毛象宝宝。展览介绍这项重大发现的始末,并阐释科学家对这史前动物所进行的研究。长毛象宝宝在科学馆展出期间大受欢迎,参观者接近103 000人次。


在二零一二年,科学馆就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举办了两项医学专题展览。科学馆与香港脑科基金会合办的「脑与认知」展览,介绍人类脑部的功能,并解释相关病症的成因和症状。「以疫制疫—神奇疫苗」展览则阐释疫苗如何发挥作用,并展望疫苗日后的发展情况。展览在香港医学博物馆结束后,于七月移师科学馆举行。


二零一二年六月,中国发射载有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升空,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太空站工作和生活,并进行多项实验。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为展示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的成就,科学馆于二零一二年八月十二日至二十六日举办「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展」,展品包括神舟九号返回舱、主降落伞,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模型。这个为期15天的展览大受欢迎,吸引了63 954人次入场参观。

学生挥动旗帜,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香港科学馆欢迎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代表团。
展览展出与这次成功的航天任务有关的十九项珍贵展品,包括神舟九号飞船的返回舱和主降落伞。

「军事天才凯撒大帝」展览于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零一三年四月十日举办。展览重塑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岁月,展出古罗马时期的机械互动模型,让参观者探索和体验当时的超卓科技。这个融合古代科技与历史题材的展览,深受不同背景和兴趣的广大观众欢迎。

参观展览的儿童与扮演罗马帝国士兵的人员进行模拟「战争」。

由于公众喜好新颖展品,科学馆于二零一二年增设「新展品区」,展出由馆方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新展品,参观者可以试玩新设计的互动展品,并就展品的设计和性能提出意见,受欢迎的展品将会在相关的展厅长期展出。


科学馆的科讯廊展示本地大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年内,科讯廊分别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合办三项专题展览,即「医工合作.完美医疗」、「电脑大变身—智能手机或笔记簿型电脑变身机械人」和「无痛疫苗接种」。


在二零一二年十一月,科学馆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中华科学与社会协进会合办「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邀请内地和本港五位杰出科学家就航天科技、深海探索,以及利用内窥镜治疗肠胃疾病等课题作公开演讲,介绍最新的科技发展,特别是华人科学家所作的贡献。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担任「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第一节的主讲嘉宾。

科学馆于二零一三年三月举办了「中学校际科学常识问答比赛2013」。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届共有59间学校参加。


「活的科学2012」由裘槎基金会赞助,科学馆与英国文化协会、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城有限公司合办,内容包括科学传意比赛、辩论比赛、讲座系列、工作坊、示范及科学话剧表演等多项教育活动。

在「活的科学2012」其中一项活动,参加者父子二人站在特大肥皂泡中。

科学馆又联同各学术机构、专业团体和政府部门合办多项特备节目,包括「趣味科学比赛」、「第十五届『常识百搭』创新科学与环境探究展览」、「香港学生科学比赛」、「第四十五届联校科学展览」、「机械奥运会」、「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以及「科学为民服务巡礼」。


年内,科学馆展览的参观者达1 435 447人次,而教育和推广活动的参加者则有223 057人次。

香港太空馆

香港太空馆在一九八零年开幕,是致力在本港推广天文和太空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馆内的主要设施包括何鸿燊天象厅、太空科学展览厅和天文展览厅。两个展览厅合共有五十多组展品,当中主要为互动展品。何鸿燊天象厅为观众带来视听效果震撼的全天域电影,以及放映具教育性的天象节目。


为庆祝中国首次载人对接任务,太空馆于二零一二年五月至十月期间举办了一项名为「神舟九号」的专题展览。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模型在香港展出。

太空馆两个展览厅的翻新工程已经展开,新展览厅的概念设计亦已完成,整项工程预计于二零一五年年底前完成。太空馆的网站(http://hk.space.museum)载有大量关于天文和太空科学的资料和教材,深受大众欢迎。


太空馆与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合办「少年太空人体验营」。体验营其中一项活动于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二日举行,30名获选参加的本地中学生前赴中国北京和酒泉两地访问,学习太空科学知识和亲身体验太空人训练。

「少年太空人体验营」的参加者试穿太空衣。

太空馆首次与美国夏博太空科学中心合办「数码天空学生交流计划」,在香港挑选了12名学生,与美国的学生合力制作天文节目。港方学生在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三日期间前往加州奥克兰探访美方学生,双方一起展示合作成果,并于当地的学校和社区推广天文,美方学生则于二零一三年七月到访香港。这项交流计划由美国博物馆交流基金赞助,该基金由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创立,美国博物馆协会管理。

来自香港和美国的学生参加「数码天空学生交流计划」的交流活动。

年内,太空馆上映了三个天象节目、四部全天域电影和三套学校节目,共吸引362 076名观众。


另外,太空馆举办了11个专题展览,连同太空科学展览厅和天文展览厅,总计参观者达457 204人次。此外,亦举行了183项推广活动,共有24 719名市民参加。

天文爱好者于二零一二年六月六日在尖沙咀星光大道观赏难得一见的金星凌日现象。

香港文化博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致力提供多元化的节目和活动,以贯彻其理想和使命。


年内,文化博物馆继续以摄影和设计等应用艺术为重点,举办了三个相关的重要展览。「香港摄影系列三:一人像.一故事」展览,介绍香港人像摄影的发展情况,并引领观众思考近期有关这种艺术形式的争议。展览由王禾璧、卢婉雯及谭伟平三位摄影师兼学者担任客席策展人,展出逾300幅由摄影界前辈、年轻摄影师、收藏家和出版商提供的作品。


「香港摄影系列三:一人像.一故事」展览展出18位摄影界前辈和新进摄影师的作品,包括早期的影楼照片和当代摄影作品,以介绍上世纪香港人像摄影的发展。

文化博物馆又与「香港国际摄影节2012」合办「后直:当代香港摄影」展览,作为该摄影节的重点展览之一。大部分参展摄影师都是年轻人,展览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香港摄影的多元发展面貌。「创意生态+」展览是香港设计中心与文化博物馆的合作伙伴计划之一,展出多位设计名师和年轻新秀的代表作和近作,探讨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种种内在与外在因素如何推动本地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创意生态+」展览计划阐述本地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情况。

为了令更多市民认识岭南画派作品,文化博物馆于年内举办了两个展览:「天风旧梦—高奇峰师徒作品展」,通过高奇峰及其弟子的作品,勾勒岭南画派不一样的承传历史;「万象逍遥—欧豪年书画展」,展出欧豪年教授的杰作,藉以介绍这位岭南画派第三代中坚人物的艺术成就。

欧豪年教授(左)是岭南画派第三代的中坚人物,作品题材广泛,涵盖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和走兽。

另外,为了让香港观众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稀世奇珍,文化博物馆举办了两个世界级展览。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五周年而举办的「毕加索—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珍品展」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开幕,该展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本地观众欣赏毕加索一系列精彩的作品。展览深受香港市民和游客欢迎,在为期两个月的展期内吸引了294 711人次入场参观,创下文化博物馆参观人数最高纪录。

「毕加索—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珍品展」是本港历来最全面的毕加索作品展览,展出这位艺术大师的56件作品。

「法贝热—俄罗斯宫廷遗珍」展览于二零一三年二月开幕,展出俄罗斯珠宝艺术大师法贝热工艺卓越的艺术珍品,让观众一睹俄罗斯帝国末年皇室的生活点滴。这是本港历来最大规模的俄罗斯艺术品展览,展品包括巧夺天工的皇室复活蛋,由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和费斯曼矿物博物馆借出。

「法贝热—俄罗斯宫廷遗珍」展览展出逾200件珍品,全部由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和费斯曼矿物博物馆借出。

年内,文化博物馆为各项展览举办了相关的教育及推广活动。为配合「毕加索—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珍品展」,博物馆与法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合办了「赛马会毕加索教育计划—中学生导赏员计划」,让修读艺术科的高中学生有机会在毕加索的展览中为观众提供导赏服务。博物馆又为「狮子山下.掌声响起.罗文」展览举办了一连串相关的互动活动。

为纪念艺人罗文逝世十周年,本署举办「狮子山下.掌声响起.罗文」展览。图中的小童正参加与展览有关的舞台服装设计工作坊。

为配合「香港摄影系列三:一人像.一故事」展览,博物馆举办了「建构影像.探索生活」讲座系列,邀请客席策展人、艺术家和专业摄影师与观众分享他们在人像摄影各方面的见解。博物馆又为「万象逍遥—欧豪年书画展」举办「欧豪年分享座谈会」。此外,为配合「法贝热—俄罗斯宫廷遗珍」展览,博物馆举办了「寻艺觅趣.俄国文化」讲座系列及多项与法贝热复活蛋有关的工作坊。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馆长(穿红衣者)与工作坊成员分享「法贝热—俄罗斯宫廷遗珍」展览珍品背后的故事趣闻。

在过去一年,文化博物馆与教育局携手合作,举办多个展品实谈活动、工作坊和研讨会,以支援全方位学习和新高中课程。


「国际博物馆日」每年举行一次,二零一二年的主题是「蜕变世界中的博物馆:迎接新挑战.启发新思维」。文化博物馆担当统筹的角色,负责协调本署与其他本地文博单位之间的工作,在二零一二年五月为市民大众举办了多项教育与娱乐并重的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文化博物馆的重点工作之一。博物馆委托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进行的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经完成,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工作,研究中心于二零一三年三月提交最后报告连清单拟稿,而该份报告连清单拟稿已获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通过。


文化博物馆与不同的社区团体合作,全年举办实地考察、讲座和示范,让市民更清楚认识香港四个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即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和大坑舞火龙。

长洲太平清醮于农历四月初五至初九举行,巨型的包山是每年活动的焦点。

此外,文化博物馆还邀请了本地扎作师传以人手制作传统花灯,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中秋彩灯会和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的元宵彩灯会展出,藉此加深市民对中国民间手工艺的认识。博物馆亦与香港公开大学合作推出一系列讲座,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方面的问题。另外,在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国家文化部批准了陈德辉先生成为大坑舞火龙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矗立于香港文化中心外面的巨型元宵彩灯。

年内,文化博物馆筹办了两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国家文化部及四川省文化厅合办的「《西蜀天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览暨讲座于二零一二年六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以配合「中国文化遗产日」。博物馆还邀请了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来港,向香港观众展现其非凡手艺。另外,文化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及法国国立图尔大学联合举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研讨会。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日本、印度、澳洲、美国、法国、以色列及摩洛哥等地逾30位专家学者,互相交流研究成果和工作心得。


香港文化博物馆全年的参观者共有693 761人次。博物馆辖下还有三所分馆,分别是三栋屋博物馆、香港铁路博物馆和上窑民俗文物馆。这三所分馆的参观者分别为96 238、205 370和37 314人次。

三栋屋是一条有二百年历史的围村,于一九八一年列为法定古迹,其后修复成博物馆。图为博物馆的一角。

艺术推广办事处

在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艺术推广办事处与不同伙伴合作,举办了一系列社区及公共艺术推广计划,藉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以及提高公众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木换境移—香港国际雕塑创作营2012」展览由香港雕塑学会主办,并获艺术推广办事处支持。图中一名艺术家正在示范雕塑技巧。

「潮装公园—歌和老街公园」计划旨在翻新公园内的告示牌及设施。工程配合整全的设计方案,务求从中制定一套设计原则,日后用于本港其他公园。工程已于二零一二年九月完成。

「潮装公园」计划带来崭新的艺术装置,令歌和老街公园更添姿彩。

「艺绽公园2012」计划邀得三所本地大学的建筑系学生,于二零一二年三月至二零一三年一月期间,为尖沙咀东海滨平台花园、大埔海滨公园和赤柱海滨长廊创作公共艺术作品,并举办多项相关的活动。

于赤柱海滨长廊举行的「艺绽公园2012」展览,展出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学生的作品「绘光」。

油麻地戏院经翻新后重新启用,办事处推出「公共设施换新Look:上海街公共艺术创作计划」以作配合,油尖旺区70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在该计划下,位于油麻地戏院邻近的上海街垃圾收集站、露宿者庇护中心及公厕,于二零一二年七月完成美化工程。

「上海街公共艺术创作计划」的粤剧工作坊为学生带来新奇有趣的体验。

「藝聚政府大樓2012-13」计划委约六名艺术家为西贡将军澳政府综合大楼、土瓜湾市政大厦暨政府合署、沙田政府合署、金钟道政府合署、荔枝角政府合署和北角政府合署六座政府大楼创作艺术作品,目的是利用艺术品美化政府大楼的环境,令大楼使用者及访客的日常生活更添姿彩。连同上届计划在荃湾政府合署和长沙湾政府合署的伸延展览,现时合共有八座政府大楼展出艺术品,展期为二零一二年十一月至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艺聚政府大楼2012-13」的美化工程令荔枝角政府合署焕然一新。

年内,艺术推广办事处与建筑署合作,就「公共艺术计划–将军澳第45区市镇公园、室内单车场及体育馆」进行公开征集艺术作品提案。评审团在二零一二年十二月进行最后一轮评选工作,选出三个艺术作品提案,预计作品会在二零一三年年底安装妥当。


为鼓励长者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艺术推广办事处与「全人艺动」合办「老爹妈回忆匣」多媒介艺术展览,展出一群长者与六名本地艺术家合力创作的艺术品。展览获得「东华三院爱不同艺术」支持。办事处还举办了多个工作坊、艺术家分享会和导赏团,目的是与市民分享这些艺术创作的成果,以及引起年长一辈对艺术的兴趣。


「201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型塑空间—香港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展览于二零一二年九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行,展出17位积极从事创作的本地雕塑家的心血结晶。是次展览由国家文化部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协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筹划,艺术推广办事处和香港雕塑学会策划。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艺术推广办事处辖下的香港视觉艺术中心是一所提供视觉艺术训练的场所,年内举办了多项具代表性的计划,包括为艺术爱好者和年轻艺术家提供为期一年艺术训练的「艺术专修课程」。在二零一二年暑假,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与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合作,举办「艺术暑期天@VAC」艺术日营,让年轻人有机会与来自香港唐氏综合症协会及香港红十字会甘迺迪中心的不同能力人士一同参与艺术创作。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