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页
不分中外,乒乓球运动一直深受欢迎。这项运动在上世纪20年代传入本港,此后扎根于此,陪伴无数人成长。中国香港乒乓总会(乒总)自1936年成立以来,致力推广并普及这项运动,广联爱好者,培育新秀,让本地球员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乒乓球是持拍的球类运动。双方球员手持球拍,在隔着球网的长方形球桌上对打。比赛模式分为单打与双打,规则简单易明。一局比赛先得11分者为胜方。若双方打成10比10平手,最先多得2分者为最终胜方。比赛通常採用五局三胜制或七局四胜制。运动员既须身手敏捷,临场更要灵活应变,制定恰宜的比赛策略,以应付对手的球路变化。这项运动讲求头脑灵活,反应迅捷,故亦乐趣无穷。
乒乓球运动的场地要求不高,而且容易上手,确是老少皆宜。球速飞快,加上球路千变万化,时刻考验球手的集中力、反应和手眼协调能力。作赛时,球员要按对手表现,迅速制定战术,因此有助提升运动员的战略思维能力。伙拍其他球手参加双打、混双和团体赛,更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乒乓球港队在七八十年代比赛战绩彪炳,乒总可谓功不可没,其组织发展亦日趋完备。乒总在1972年成立有限公司,并成为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亚洲乒乓球联盟,以及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乒总自1991年起推出了「恒生乒乓球社区发展计划」,推动乒乓球运动在社区发展,并挑选有潜质球员接受精英培训,建立起人强马壮的乒乓球代表队。乒乓球此后发扬光大,乒总于2001年正式成立「恒生乒乓球学院」,进一步推动乒乓球在本港的长远发展。乒总于2009年首度主办国际乒联青少年巡迴赛,让本地年青新秀及早参加国际赛事,与各地选手交流切磋。此外,乒总亦定期举办国际赛事,并派队参加国际比赛,包括国际乒联职业巡迴赛总决赛、世界乒乓球精英大赛及女子世界盃,以期提升香港在国际乒坛的地位。
政府一向鼎力支持,提供场地和资金等协助,得以推动乒乓球运动高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至今,乒总成员人数已增至6,672人,当中包括19位代表队成员和35位青少年代表。众健儿不独在本地赛事表现出色,更在国际舞台上屡创佳绩。
乒总多年来不惜心血,栽培了不少新秀,在国际乒坛大放异彩。近年,香港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捷报连连,港队成员已崛起成世界乒坛的常胜军,例如东京奥运会乒乓女子团体铜牌得主李皓晴、杜凯琹和苏慧音,以及在杭州亚运会中夺得乒乓男子单打铜牌的黄镇廷。杜凯琹更于10月举行的2024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为本港首夺是项大赛的女子单打铜牌,可见香港乒乓球运动成就骄人,激励了有志者投身于此。
展望未来,乒总将更积极推展社区推广活动,让更多市民认识乒乓球,并参与其中。我们每年举办各类赛事,包括少儿打吡大赛和全港公开乒乓球锦标赛,藉此提供良机,让不同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爱好者展示球技。有兴趣者可先参加由乒总或康文署举办的训练课程,认识乒乓球,提升技巧,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蒙政府大力支持,乒总将继续筹策更多活动,以期进一步提升本地乒乓球的水平,加强与大湾区的交流,培养更多出色球员。我们相信,本地乒乓球运动日后在国际舞台当可取得更大成就。
![]() | 下载此页 | ![]() | 下载全本专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