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寨城公园座落于本港最具历史性的地点之一,原址为九龙寨城。它位于当年九龙半岛东北角,毗邻今日的九龙湾,位置曾具战略性价值。早在十五世纪,它已被当时中国的官员使用,至一六六八年更在那儿建筑了一座塾台。及至约于一八一零年在接邻的沙滩尽头兴建了一座炮台。在一八四一年,英国佔领香港岛后,该处在中国海岸防卫方面的重要性更大大提高。一座由坚固石墙、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门围着,面积达六点五英亩的寨城于一八四六年十一月廿五日至一八四七年五月三十一日期间建成。
城内的主要建筑物为大鹏协副将及九龙巡检司的官署各一所,俗称衙门。另有士兵营房、火葯仓、军械库等建筑物十多座,以及一些民居。而寨城的驻兵数量亦不断增长,由最初寨城建成时的二百五十人,增至一八九八至九九年的五百多人。
一八九八年,英国租借新界,为期九十九年,惟城内仍有清廷官员驻守。不过到了一八九九年,英国派兵佔领寨城,并将清廷官兵赶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后来渐渐变得残破不堪及半无政府状态的种子。
在一九四一至四五年日治期间,城墙被拆毁,石块被用作扩建启德机场的材料。当时所得的花岗岩的数量之巨可从城墙的体积计算出,该城墙阔十五呎、高十三呎,长约二千二百呎。而另一道宛如万里长城由寨城北面沿山丘向上延伸本用作监察驻军的副城墙,亦不能幸免。
二次大战后,大量多层楼宇在没有政府监管和欠缺稳妥地基的情况下如雨后春笋般在寨城内兴建。楼宇密集、通道湿窄的寨城逐渐成为了罪恶的温床,内有黄、赌、毒窟、罪犯匿藏的巢穴以及廉价的无牌牙医等。
一九八七年,香港政府与中国政府达成清拆寨城的协议,并于原址兴建公园。而公园将尽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筑物及特色。
清拆工程于一九九四年四月完成。在清拆期间,一些寨城的遗迹被古物古蹟办事处发掘出来,并揉合在公园的设计中或予以保存成为展品,以供游人欣赏。
整个发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两块于寨城南门(此乃寨城的正门)出土的花岗岩石额,它们分别刻有「南门」及「九龙寨城」字样。
其他的遗迹还包括原来寨城城墙残存的墙基、东南两门的墙基、一条沿寨城内墙走的排水沟及旁边的石板街。其余的文物如三座炮、石樑、对联及柱础等亦被一一保留下来。
公园是以清初江南园林为设计模式,兴建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五月动工,由一群来自中国的资深技工负责,以确保传统的设计和构思能再次在公园中展现。
兴建工程于一九九五年八月竣工,并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香港总督彭定康先生主持开幕仪式。
整个公园佔地三万一千平方米,共分为八个不同景区,各有特色,但融为一体。
公园耗资七千六百万元兴建,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