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模型分布图


Moulded Insect Display

 
1. 七星瓢虫 2. 琉球橘黄蟌 3. 金梳龟甲 4. 叶脩
5. 碧蛾蜡蝉 6. 蔗蝗 7. 拟旖斑蝶 8. 蝴蝶蛹
9. 蝴蝶幼虫 10. 蝴蝶卵 11. 蝴蝶交尾 12. 丽盾蝽
13. 广斧螳 14. 夹竹桃白腰天蛾 15. 龙眼鸡 16. 原野华丽蜾蠃
17. 黄伟蜓 18. 蜻蜓的稚虫 19. 蜻蜓产卵 20. 蜻蜓交尾
21. 棉杆竹节虫 22. 叶脩 23. 中华丽叶脩 24. 斑蝉

 

Item1
中文名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学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别名 花大姐
鞘翅目
瓢虫科
外观 身体呈半球形,腹部扁平。翅膀呈红、黄、黑等色,斑点极为鲜明。
生态习性 幼虫及成虫皆为肉食性,主要以蚜虫、木虱、介壳虫等同翅亚目小昆虫为食物。
 Item2
中文名 琉球橘黄蟌 琉球橘黄蟌
学名 Ceriagrion auranticum
别名 橙尾仙子
蜻蜓目
蟌科
外观 复眼绿色,额至头顶橙色。前胸橙色,合胸橄榄绿色,腹部橙红色。翅膀透明,翅痣橙色。
生态习性 琉球橘黄蟌是豆娘的一种。豆娘与蜻蜓一样,是昆虫世界的飞行高手,飞行时4片翅膀可独立活动,改变角度,甚至弯曲,因此能施展各式飞行特技,例如空中停留、乘风滑翔、急速转弯等。
 Item3
中文名 金梳龟甲 金梳龟甲
学名 Aspidomorpha sanctaecrucis
别名 龟甲虫
鞘翅目
铁甲科
外观 身体长10至16毫米,宽9.8至15毫米,呈圆形,棕黄至棕红色。背部中间隆起,外围平坦,边缘透明并稍微翘起。活体金光闪闪,非常美丽。
生态习性 以旋花科、马鞭草科、木兰科植物为寄主,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巽他羣岛。
 Item4
中文名 叶脩 叶脩
学名 Phyllium bioculatum
别名 树叶虫
脩目
叶竹节虫科
特征 叶脩属渐进式变态昆虫,见于东南亚地区,是竹节虫的亲戚,但外形不像竹子而像叶子,身体绿色或褐色,雌雄异型。
生态习性 叶脩为夜行昆虫,利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叶片。
 Item5
中文名 碧蛾蜡蝉 碧蛾蜡蝉
学名 Geisha distinctissima
别名 青羽衣、青蛾蜡蝉
同翅目
蛾蜡蝉科
外观 身披白蜡粉,触角短小。翅膀外缘平直,前翅呈美丽的黄绿色,翅面散布多条横脉,翅脉黄色。
生态习性 以柑橘、枣、柿、桑、桃、李、杨梅、葡萄、无花果、甘蔗、菊等多种经济作物为寄主,吸食植物汁液。
 Item6
中文名 蔗蝗 蔗蝗
学名 Hieroglyphus spp.
别名 草蜢
直翅目
斑腿蝗科
特征 中至大型不完全变态昆虫。前翅为覆翅,稍硬化而狭长;后翅膜质,呈扇形。有些品种翅短,甚或无翅。后腿长,用于跳跃,也用以摩擦翅脉,使翅膀振动,发出声音。
生态习性 以甘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为食粮。
 Item7
中文名 拟旖斑蝶 拟旖斑蝶
学名 Ideopsis similis
别名 锡兰斑蝶、淡斑蝶、琉球淡青斑蝶
鳞翅目
蛱蝶科
外观 中型蝶种,前翅近直角三角形,后翅呈扇形,翅色黑褐,有四道青斑从基部向外延伸。
简介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约有16 000种,中国约占1 300种,香港则有235种。香港市区公园找到的蝴蝶共有48种,分属于弄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灰蝶科、蛱蝶科及眼蝶科。
 Item8
  蝴蝶蛹 蝴蝶蛹
  Butterfly pupae
简介 蝴蝶于幼虫期结束后进入蛹期,一般在蛹内不进食,体内器官重组,形成成虫翅膀和足等身体部分。
 Item9
  蝴蝶幼虫 蝴蝶幼虫
  Butterfly larva
简介 蝴蝶于幼虫期结束后进入蛹期,一般在蛹内不进食,体内器官重组,形成成虫翅膀和足等身体部分。
 Item10
  蝴蝶卵 蝴蝶卵
  Butterfly eggs
简介 蝴蝶卵形状不一,有球形、轮胎状、包子形等;颜色也很多样,有黄、白色,也有绿、褐等色。
 Item11
  蝴蝶交尾 蝴蝶交尾
  Mating of butterflies
简介 蝴蝶的寿命长可达11个月,短则只有数星期。到了成虫阶段,雄蝶忙于寻觅雌蝶交尾,雌蝶则要寻找寄主产卵,相当劳碌,必须摄取足够养分,才可担起传宗接代的重任。
 Item12
中文名 丽盾蝽 丽盾蝽
学名 Chrysocoris grandis
别名 臭屁虫、蝽象
半翅目
盾蝽科
特征 丽盾蝽属不完全变态昆虫,长有刺吸式口器,前翅基本部分为革质,后半部膜质,后翅全膜质或退化。丽盾蝽种类繁多,多为害虫或带菌,若受滋扰,会喷出臭液。臭液一旦落在嫩叶、花穗或果壳上,可致局部枯焦;若触及人体皮肤,会引起灼痛。如沾到眼睛,切勿搓揉,应即时用清水冲洗。
生态习性 寄主植物有油茶、橘、梨、板栗、倒吊笔等。若虫、成虫会刺食花、叶、果实和枝梢。
 Item13
中文名 广斧螳 广斧螳
学名 Hierodula patellifera
别名 腹螳、宽腹螳螂
螳螂目
螳科
外观 体型大,前胸背板向两侧扩展,前足基节具3至5个较小的三角形疣凸。多为绿色,亦有褐色,但较罕见。
生态习性 广斧螳可说是香港最常见的螳螂,另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中美洲,以细小昆虫为食。
 Item14
中文名 夹竹桃白腰天蛾 夹竹桃白腰天蛾
学名 Daphnis nerii
别名 粉绿白腰天蛾、鹰纹天蛾
鳞翅目
天蛾科
特征 夹竹桃白腰天蛾属完全变态昆虫。展翅宽达95至110毫米,上翅带青绿色斑纹,停栖时可见背部有一道白棕双色横纹。
生态习性 幼虫以夹竹桃科植物为食粮。公园常见的长春花上往往可找到幼虫踪影。
 Item15
中文名 龙眼鸡 龙眼鸡
学名 Fulgora candelaria
别名 白蜡虫
半翅目
蜡蝉科
特征 腹部会分泌白色粉末状的蜡质,故龙眼鸡又名白蜡虫。有些龙眼鸡腹部内有发光寄生虫,在漆黑中有如灯笼,本地则未见有此现象。
生态习性 多寄生龙眼树上,世代同栖一树。
 Item16
中文名 原野华丽蜾蠃 原野华丽蜾蠃
学名 Delta campaniforme
别名 土蜂
膜翅目
蜾蠃科
外观 身体主要为红、黑、黄三色,极为夺目。
生态习性 雌虫会飞到湿地吸水,然后到泥地上,用含着的水把泥搓成泥团,带到隐蔽处筑巢。泥巢筑得差不多,雌虫会捉来飞蛾幼虫,用尾部毒针将其麻醉,放到泥巢里,并于巢内产卵,最后密封泥窝。飞蛾幼虫只是被麻醉,不会腐烂,确保蜾蠃幼虫一出生便可享用新鲜食物。
 Item17
中文名 黄伟蜓 黄伟蜓
学名 Anax immaculifrons
别名 -
蜻蜓目
蜓科
外观 体型特大,展翅宽达125毫米。雄性腹部有红棕色环纹,雌性腹部有黄色和红棕色环纹。
生态习性 黄伟蜓见于高地山涧,能高速飞行,善于捕猎。一般蜻蜓飞行时,4片翅膀可独立活动,改变角度,甚至弯曲,因此能施展各式飞行特技,例如空中停留、乘风滑翔、急速转弯等。
 Item18
  蜻蜓的稚虫 蜻蜓的稚虫
  Dragonfly nymph
简介 蜻蜓的稚虫由卵孵化而成,称为水虿或蝻,身肥而短,长有触角,眼睛大,下颚可伸缩,背上有2对翅芽,尾部有3 根硬棘突。蜻蜓若虫蜕皮次数因种类而异,一般蜕皮8至14次,终龄时从水中爬到陆上羽化成虫。
 Item19
  蜻蜓产卵 蜻蜓产卵
  Oviposition of dragonflies
简介 蜻蜓点水是蜻蜓科雌虫其中一种产卵方式,指雌虫把腹部末端贴近水面产卵,任由虫卵沉入水中。其他产卵方式包括:一、雌虫把腹部插入水中,让虫卵产于水草茎干内;二、雌雄蜻蜓一同潜入水中,虫卵产于水草茎干内;三、雌虫一面与雄虫飞翔交配,一面把虫卵空投到水中;四、雌虫在延伸至水面上的植物枝条产卵,孵化的稚虫会掉入水中,展开幼虫阶段。
 Item20
  蜻蜓交尾 蜻蜓交尾
  Mating of dragonflies
简介 雄虫会利用腹部末端性器官抓着雌虫头部后侧或前胸背板,并向下弯起腹部;雌虫则会向上弯起腹部,把腹部末端紧贴雄虫的性器官。如此一来,雌雄虫之间会构成心形图案。
 Item21
中文名 棉杆竹节虫 棉桿竹节虫
学名 Sipyloidea sipylus
别名 -
竹节虫目
笛竹节虫科
特征 棉杆竹节虫属渐进式变态昆虫,静止时形态有如竹节。身体绿色或褐色,雌雄异型。
生态习性 棉杆竹节虫为夜行昆虫,利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叶片。此虫遇敌时,会把3对脚与身体排成直线,装作树枝避敌;有的甚至会摆动身体,模仿风中飘动的树枝。为求脱险,棉杆竹节虫还会装死,从树上掉下,混在枯叶堆中,也会自断一腿,待下次蜕壳时再长出新腿。
 Item22
中文名 叶脩 叶脩
学名 Phyllium bioculatum
别名 树叶虫
脩目
叶竹节虫科
特征 叶脩属渐进式变态昆虫,见于东南亚地区,是竹节虫的亲戚,但外形不像竹子而像叶子,身体绿色或褐色,雌雄异型。
生态习性 叶脩为夜行昆虫,利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叶片。
 Item23
中文名 中华丽叶脩 中华丽叶脩
学名 Phyllium sinense
别名 树叶虫
脩目
叶竹节虫科
特征 中华丽叶脩属渐进式变态昆虫,见于东南亚地区,是竹节虫的亲戚,但外形不像竹子而像叶子,身体绿色或褐色,雌雄异型。
生态习性 中华丽叶脩为夜行昆虫,利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叶片。
 Item24
中文名 斑蝉 斑蝉
学名 Gaeana maculata
别名 斑点黑蝉
半翅目
蝉科
特征 斑点黑蝉属不完全变态昆虫,身体黑色,披黑色绒毛,头部、尾部绒毛较长。
生态习性 蝉的生命周期较为独特,生活形态只能在夏季窥探。蝉在蜕变为成虫前,一直在地下生活,幼虫往往潜伏栖息于泥土中数年之久。在美国,一些品种甚至会在泥土中生活长达17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