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署负责管理七所大型博物馆,即香港艺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太空馆、香港文化博物馆和孙中山纪念馆。这些博物馆负责收藏、修复、研究、展出及诠释香港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署亦负责管理香港电影资料馆、艺术推广办事处、香港文物探知馆、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以及七所规模较小的博物馆,即茶具文物馆、李郑屋汉墓博物馆、罗屋民俗馆、上窑民俗文物馆、三栋屋博物馆、香港铁路博物馆和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
在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本署辖下各间博物馆吸引了逾510万人次入场参观。本署会继续为不同类型的观众推出启发性和趣味兼备的展览和节目。为了加强宣传博物馆节目和扩大观众层面,本署增设市场及业务拓展组,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及加强推广工作,并与外间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
|
|
幼童在「博物馆小先锋」暑假营,分享自己手造的互动游戏,乐在其中。 |
|
本署于二零一二年二月推出「香港公共博物馆」入门网站,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市民查阅本署辖下14所博物馆、两所文物中心、一所电影资料馆和一所视觉艺术中心所提供的节目及活动详情。
香港艺术馆和香港文化博物馆于二零一二年四月参与了Google 「Art Project艺术计划」,展示187件馆藏艺术品,当中大部分是香港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这项计划,本港的艺术品可在虚拟的「无墙博物馆」中展示,让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细心欣赏两所博物馆精彩的藏品。
为加强博物馆的管理和营运,让专业人士和社会大众更广泛参与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当局在二零一零年十月成立了三个(即艺术、历史和科学)博物馆咨询委员会。年内,咨询委员会继续就各所博物馆的定位、业务发展、推广及管理事宜向本署提供意见。委员会成员包括专业人士、学者、博物馆专家、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推动者、企业家、市场推广和公关专业人士,以及社区领袖。在多个博物馆范畴,他们均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于二零零八年七月成立,目的是监督首次在香港进行的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并就普查工作向政府提供意见。委员会成员包括本地学者、专家和社区代表。第二届委员会的任期于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开始,委员人数有所增加,以吸纳更多方面的专家。另外,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亦予扩大,包括就保护、研究、宣传、弘扬、传承及振兴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意见。
为培育博物馆专业人员,本署在二零一零年开始推出「博物馆见习员培训计划」,招聘了十位修读不同学科(例如艺术、美术史、传播、文物修复、文化管理和建筑)的本地和海外大学毕业生,提供为期两年的培训。他们分别派驻香港艺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电影资料馆、艺术推广办事处和文物修复组。
这批见习员在上司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管理博物馆服务和筹办教育活动,并有机会尝试筹备展览和其他计划。 「博物馆见习员培训计划」第二阶段将于二零一二年年底展开,招聘15位见习员。
香港艺术馆策划具国际视野的展览和活动,把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介绍到香港,为香港营造一个多元文化艺术环境。在二零一二年,艺术馆与大英博物馆合办了「神禽异兽—大英博物馆藏珍展」,展出古今中外各种造型奇特的神禽异兽艺术珍品,为艺术馆五十周年馆庆连串庆祝活动揭开序幕。
|
|
「神禽异兽─ 大英博物馆藏珍展」的主礼嘉宾驻足欣赏其中一件展品─ 龙形神兽。 |
|
「东西共融:从学师到大师」展览展出艺术馆馆藏中别树一格的中国外销画,借此探讨西方美术传统在中国外销画发展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两项为配合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会而举办的「承传与创造—『水墨对水墨』及『艺术对艺术』」展览,在二零一一年于艺术馆重新展出,让市民大众欣赏以水墨艺术创作的香港当代艺术作品,并了解水墨画的传统及其在本港的发展。
艺术馆又举办了「非常艺术家—夏碧泉传奇」展览,以表扬已故本地著名艺术家夏碧泉对香港艺坛的贡献,并安排教育角和讲座系列等活动,增进参观者对夏氏作品的了解和兴趣。
|
|
香港艺术馆筹办「非常艺术家─ 夏碧泉传奇」回顾展,向这位知名的本地已故艺术家致敬。 |
|
在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举行的其他大型展览还包括「吴冠中—画.舞.乐」,以及与中国美术学院和潘天寿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墨韵国风—潘天寿艺术回顾展」。
|
|
香港艺术馆展出现代中国书画名家潘天寿逾30幅作品。图中所见,开幕典礼的主礼嘉宾正在参观展览。 |
|
为增加市民大众欣赏艺术的兴趣,艺术馆举办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以「神禽异兽—大英博物馆藏珍展」为例,艺术馆特别设计了「哗哈神兽乐园」教育角,透过电脑游戏和折纸活动,揭示展品有趣的一面;另外,又增设录音导赏和一系列专题讲座,以丰富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的其他艺术体验。
|
|
「神禽异兽─ 大英博物馆藏珍展」中的「哗哈神兽乐园」教育角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吸引参观者驻足欣赏。 |
|
艺术馆又推出手语专题导赏服务,帮助残疾人士欣赏艺术,在举行「神禽异兽—大英博物馆藏珍展」期间,又与香港展能艺术会以伙伴形式合办「神禽异兽探索之旅」。
|
|
视障人士参与「神禽异兽─ 大英博物馆藏珍展」的艺术导赏,分享鉴赏艺术的乐趣。 |
|
另外,与本地艺术机构亚洲艺术文献库联合筹划的「香港艺术1960至2010」讲座系列,全面阐述香港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艺术馆亦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至乐楼艺术发扬(非牟利)有限公司合办「十七世纪中国的艺术革命:至乐楼藏明遗民书画选」展览,展出60多组珍贵书画作品。
香港艺术馆于年内吸引了338 246人次入场参观,并举办了2 426节教育和推广活动,共有73 400人次参加。
茶具文物馆是香港艺术馆的分馆,藏品包括已故罗桂祥博士所捐赠的茶具和沏茶用具,以及由罗桂祥基金捐赠的罕贵中国陶瓷和印章。 「博土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2010」展览展出多位本地陶艺家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的作品,参观者逾84 000人次。茶具文物馆还举办了多项活动,让市民大众认识茶艺和欣赏茶具精品,年内吸引了197 360人次入场参观。
|
|
参观者观赏「博土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 ─ 2010」展览中的各类陶瓷茶具。 |
|
香港历史博物馆一向以培养大众对历史的兴趣,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以及培养市民对国家的归属感为使命。博物馆致力搜集、保存和展出与本港、华南及海外地区历史息息相关的文物。
|
|
《祥和—中国香港之光︰沉香经典御宝珍藏展》的参观者正在细看展品,以了解沉香与「香港」这个地名的历史渊源。 |
|
除了常设展览「香港故事」外,历史博物馆亦主办或与本港、海外和内地的文博机构合办各类专题展览。
「五味纷陈—半世纪的中国生活记忆」展览,展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家经济改革开放期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消费品,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民众生活上的变化。
|
|
「五味纷陈— 半世纪的中国生活记忆」展出1950至1990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图片。 |
|
「开科取士—清代科举展」展出逾百组来自上海市嘉定博物馆,以及在本地征集所得的文物,介绍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剖析科举制度的演变和没落,以及探讨科举制度在1 300年来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香港货币」展览展出不同年代的香港硬币和纸币以及相关的物品,包括试铸的样币、铸模、流通硬币、纪念金币的石膏模型、纸币的设计图、版票、印钞用的钢版,以及未经切割的连张钞票等。展出的文物约有700件,辅以精彩的历史图片和录像,道出香港各种货币的时代背景,以及货币购买力这些年来的转变。这些展品与港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
本港历来最大规模的货币展览─「香港货币」─ 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展出大量硬币和纸币藏品。 |
|
历史博物馆与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于二零一一年四月至五月期间,在北京宋庆龄故居合办「历久常新—中华百年旗袍变奏曲」展览。年内举办的另外四项展览,分别为「协力耕耘:嘉道理农业辅助会及战后香港农业社会」、「船坞与香港—香港修造船业图片展」、「香港史前水域」和「香港潮州饮食文化」。
为提高市民对本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兴趣,香港历史博物馆全年举办了种类繁多的教育及推广活动,例如周末讲座、手工艺工作坊、实地考察、电影放映会和外展活动等。
为配合「辛亥革命百周年展」,历史博物馆在二零一一年四月和五月邀请了本港多位历史学家和专家在有关这个课题的讲座系列中担任主讲嘉宾。在二零一一年五月举行的「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50位来自内地、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的历史学家和专家,分享彼此的最新研究结果,并重新全面探讨辛亥革命在政治、社会和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在二零一一年七月,历史博物馆与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合办了「华商资本:历史和文献」研讨会。
为配合新高中课程,博物馆在二零一一年七月举办了「第一届校际香港历史文化专题研习比赛」。其他比赛包括「第五届历史照片研究比赛」和「『鉴古知今,考试人生』分享征文比赛」。为进一步向小学生推广本地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在二零一一年十月至二零一二年二月期间合共举办了12场外展话剧表演,学生观众达3 090人。
香港历史博物馆全年的参观者达655 403人次。除了香港海防博物馆和孙中山纪念馆外,历史博物馆辖下还有三所规模较小的分馆,分别是位于鲗鱼涌公园的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深水埗的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以及柴湾的罗屋民俗馆。年内,这三所分馆的参观者分别有70 346、38 861和13 532人次。
香港海防博物馆是香港历史博物馆辖下的分馆,由位于筲箕湾的旧鲤鱼门炮台改建而成。除了常设展览「海防风云六百年」外,博物馆还举办了「天国春秋—太平天国文物展」和「负隅顽抗—加拿大部队与香港保卫战」两个专题展览。
为配合香港保卫战七十周年纪念,海防博物馆推出了「古迹互动剧场」,在二零一一年十一月至二零一二年二月期间,与香港演艺学院表演艺术教育中心合办了约50个演前工作坊和14场互动剧场表演,参与工作坊和入场欣赏表演的中学生超过3 000人。
|
|
参观香港海防博物馆的学生透过不同的活动认识香港早期的历史。 |
|
海防博物馆全年的参观者共有127 129人次。
孙中山纪念馆位于法定古迹甘棠第之内。年内,除了两个以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及他与香港的密切关系为题的常设展览外,纪念馆还举办了两个专题展览,分别是「有史必有斯人—辛亥人物邮票展」和「理想的追寻—辛亥革命后的孙中山与广州」展览。
|
|
「理想的追寻─ 辛亥革命后的孙中山与广州」展览,介绍孙中山先生及其追随者在广州三次建立政权的历史事迹。 |
|
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孙中山纪念馆于二零一一年十月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辛亥革命:施塔福摄影展」,又于二零一一年十月与广州博物馆和济南市博物馆,在济南市博物馆合办「革命‧再革命—从兴中会到广州政权」展览。在二零一一年十月至二零一二年二月期间,该馆亦与广州博物馆和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合办了「南.望共和」展览。
纪念馆全年的参观者共有97 920人次。
香港科学馆的使命,是通过具国际水准的服务和设施,提高公众对科技的兴趣。科学馆亦致力增添藏品,令其科技文物馆藏更丰富,以供市民大众欣赏及作研究、教育之用。
为庆祝香港科学馆成立二十周年,科学馆与瑞士驻香港总领事馆于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八日至八月三十一日期间合办「爱因斯坦(1879-1955)」展览。这项人物暨科学展览展出数百件由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借出的展品(包括具有纪念价值的文物珍品、复制品、文件记录、动画和电影),介绍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生平及重大贡献。科学馆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办「爱因斯坦在香江」活动,并举行一系列教育活动,例如由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杰出科学家主持的讲座、宇宙学学术会议、音乐研讨会和音乐会。展览吸引了259 700人次入场参观。
|
|
图示的「镜子走廊」,让人有若置身无限空间的感觉,场内放映有关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生平的录影片段。 |
|
「美食科学」展览于二零一一年十月十四日至二零一二年二月一日举行,让观众了解食物科学,懂得分辨有关食物的事实与谬误。日本科学未来馆为展览提供了60多项互动展品和视像节目,从不同角度介绍食物科学,包括我们的味觉如何运作、食物的包装和保存方法、厨余的循环再造,以及探讨粮食危机及其带来的影响。为了令展览内容更丰富,科学馆特别设计了四件附加本地元素的互动展品,让观众认识营养标签、食品生产过程和厨余的循环再造。是次展览共有122 000人次入场参观。
科学馆与香港医学博物馆合办了「以疫制疫—神奇疫苗」展览。展览内容包括疫苗的演变和制造过程、接种疫苗在防止传染病和慢性疾病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疫苗日后的发展等课题。展览于二零一一年九月至二零一三年年中举行,科学馆特别为这项展览设计了多件互动展品。
|
|
「以疫制疫─ 神奇疫苗」让公众了解疫苗对人类的影响及它们未来的发展。 |
|
此外,科学馆与渔农自然护理署于二零一一年十一月至二零一二年二月期间合办了两项展览,分别介绍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内独特的火山岩柱,以及香港的候鸟和湿地。
年内,科学馆搜集了11套电动器具和神经外科器具藏品,并为常设展览厅设计和制作了两件全新的互动展品「幻彩影子」和「圈圈云」。馆内的儿童天地进行翻新工程后,在二零一一年五月重新开放。全新设计的儿童天地面积更大,为小孩子提供一个更佳的学习环境。
科讯廊于二零一一年六月迁至现址后,展览场地面积扩大,让本地大学可以展示更多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科讯廊举办了三项专题展览,分别是「『心脏卫士』:全日二十四小时健康监护系统」、「纳米科技」,以及「医工合作.完美医疗」;首两项展览与香港科技大学合办,最后一项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
在二零一一年十月,科学馆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中华科学与社会协进会合办「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邀请内地和本港四位杰出科学家就基础科学以至能源和材料的发展等课题作公开演讲,介绍最新的科技发展,以及华人科学家所作的贡献。
科学馆于二零一一年三月举办了「中学校际科学常识问答比赛2011」。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届共有67间学校参加。
科学馆与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及理学院和IBM于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合办「科学馆之夜」,作为香港大学及IBM一百周年,以及科学馆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60间中学共600名师生参加了这项新颖的活动,与专家晤谈、观赏影片、参与工作坊和探索各个展厅。
「活的科学2011」由裘槎基金会赞助,由科学馆与英国文化协会、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城有限公司合办,内容包括科学传意比赛、辩论比赛、讲座系列、工作坊、示范及科学话剧表演等多项教育活动。
科学馆又联同各学术机构、专业团体和政府部门合办多项特备节目,包括「趣味科学比赛」、「常识百搭科学专题探究展览」、「香港学生科学比赛」、「第四十四届联校科学展览」、「机械奥运会」、「研究资助局公众讲座」,以及「科学为民服务巡礼」。
年内,科学馆展览的参观者达1 157 764人次,而教育和推广活动的参加者则有204 344人次。
香港太空馆在一九八零年开幕,是致力在本港推广天文和太空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馆内的主要设施包括何鸿燊天象厅、太空科学展览厅和天文展览厅。两个展览厅合共有50多组展品,当中主要为互动展品。何鸿燊天象厅为观众带来视听效果震撼的全天域电影,以及放映具教育性的天象节目。
太空馆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及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合作,在二零一一年八月至十一月期间举办了一项名为「岫岩陨石坑」的专题展览,介绍中国首个被证实的陨石坑。
|
|
香港太空馆举办「岫岩陨石坑」展览,介绍陨石坑的形成以及中国第一个被证实的陨石坑— 岫岩陨石坑。 |
|
为庆祝中国在太空对接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功,太空馆于二零一一年九月至二零一二年三月期间举办了一项名为「天宫一号」的专题展览。
太空馆已发出招标文件,为两个展览厅进行翻新工程,并会设计和展示新展品,以便营造一个模拟环境,让参观者体会穿梭太空的经验。太空馆的网站 (http://hk.space.museum)载有大量关于天文和太空科学的资料和教材,深受大众欢迎。
太空馆与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合办「少年太空人体验营」。体验营于二零一一年八月举行,30名获选参加的本地中学生前赴中国北京和西昌两地访问,学习太空科学知识和亲身体验太空人训练。
年内,太空馆上映了两个天象节目、四部全天域电影和三套学校节目,共吸引315 109名观众。
|
|
在香港太空馆举行的全天域电影《脑作战:环法显雄心》首映礼上,职业单车手洪松荫和何兆麟与观众分享训练生活的点滴。 |
|
另外,太空馆举办了12个专题展览,连同太空科学展览厅和天文展览厅,总计参观者达403 253人次。此外,亦举行了170项推广活动,共有20 669名市民参加。
年内,香港文化博物馆继续举办各式各样以文化和创意为主题的展览。博物馆于二零一一年三月底至七月期间举办了一项大型展览「彼思动画25年」,展出彼思动画制作室大量极具创意的珍藏作品,展品有400多件,包括以不同媒介绘画的原稿、雕塑、早期动画短片和特别制作的媒体装置,让参观者深入认识有名的彼思电脑动画的幕后制作过程。展览吸引了超过435 000人次入场参观,创下文化博物馆参观人数最高记录。
|
|
「彼思动画25年」展览提供两组不可错过的多媒体体验─ 「《反斗奇兵》幻影箱」及「艺术风景」。 |
|
年内举办的其他专题展览包括:「博、精、深、新—林家声艺术人生」展览,向观众展现粤剧名伶林家声灿烂的人生和艺术生涯;以及「狮子山下.掌声响起.罗文」展览,回顾艺人罗文多姿多彩的演艺事业和本港流行音乐的发展。
|
|
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的「狮子山下.掌声响起.罗文」展览,讲述著名艺人罗文在演艺事业上的难忘片段和本港流行音乐的发展。 |
|
为感谢漫画家雷雨田的家人把雷氏的作品慷慨捐赠予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特别举办了一个展览,展出雷先生创作的50幅「乌龙王」社会讽刺漫画作品。
|
|
参观者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细意欣赏本地漫画家雷雨田的作品。这些作品由雷氏家人慷慨捐赠予博物馆,当中包括雷氏最受欢迎的漫画「乌龙王」。 |
|
「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展览,展出黄新波家人所捐赠由黄先生创作的作品,让观众认识版画家黄新波对二十世纪本港及中国内地版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另外还有「赵少昂弟子作品展览系列」第二轮最后一项展览「萦回心印—何凤莲作品展」,展示国画家赵少昂的弟子如何把这位一代大师的绘画风格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
|
黄新波作品展展出逾200件作品,让参观者有机会欣赏这位二十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版画家的精心杰作。 |
|
文化博物馆年内亦举办了一个名为「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的专题巡回展览,展出达明安.赫斯特及莎拉.卢卡斯等37位著名英国当代艺术家的杰作,观众可借此难得机会,一睹英国艺术发展的新面貌。
博物馆又与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合办「时装.视野」展览,把本地别出心裁的时装设计呈现观众眼前。
|
|
「时装.视野」展览向观众展示本地时装设计师的作品。 |
|
年内,博物馆举办了林林总总与「彼思动画25年」展览相关的教育活动。博物馆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合作,举办「创意无限:当代动画艺术—美国、欧洲及亚洲」国际研讨会,让大众加深认识当代的动画世界。
此外,博物馆举办了「动画世界缤纷英语游戏」活动,通过互动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欣赏、认识和创作艺术作品。
|
|
香港文化博物馆「彼思动画25年」展览的互动项目备受欢迎。 |
|
为配合「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展览,文化博物馆与香港版画工作室合办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在「刻划人间—版画研习四步曲」活动中,大专及中学学生获邀参加为期四个月的工作坊。同学研习艺术家黄新波的版画后所创作的优秀作品,获安排在展览中展出。年内还举办了形形式式的教育活动,以配合各项展览。精彩活动包括「香港音乐讲座系列」、「林家声艺术人生粤剧传承分享会」、时装讲座系列、工作坊、导赏团,以及为市民大众、学校和弱势社群举办的特备节目。
|
|
粤剧名伶林家声博士细说其数十载演艺历程,令戏曲爱好者有所启发。 |
|
本署委托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继续进行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为本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记录。
|
|
在「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典礼上,多位小朋友穿着传统民族服饰表演舞蹈。 |
|
为加深市民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本署于二零一一年十月举办「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览除着重介绍内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历史发展及所采取的措施外,还展示自二零零六年四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以来,香港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果。八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为观众作示范表演,深受欢迎。
中国国务院于二零一一年五月底审批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四个本土文化项目,即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和大坑舞火龙成功列入名录中,这些项目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肯定。
香港文化博物馆全年的参观者共有796 326人次。博物馆辖下还有三所分馆,分别是三栋屋博物馆、香港铁路博物馆和上窑民俗文物馆。这三所分馆的参观者分别为95 407、209 404 和45 106人次。
在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艺术推广办事处通过一系列社区及公共艺术推广计划,与不同伙伴携手合作,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借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以及提高公众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艺聚政府大楼」计划于二零一零年十月推出,三名本地艺术家特别为长沙湾政府合署、荃湾政府合署和湾仔税务大楼创作艺术品,于二零一一年六月至十一月期间展出。在展出艺术品之前,办事处举办了「学生参与活动」,让大专学生向专业艺术家学习艺术装置。
|
|
「艺聚政府大楼」计划展览开幕典礼在长沙湾政府合署举行。主礼嘉宾与参与计划的学生于典礼后合照。 |
|
「潮装公园」计划于二零一零年十月展开,旨在为公园增添艺术元素。办事处于二零一一年五月中在鲗鱼涌公园安装三组新设备和告示牌,并与香港设计中心、建筑署,以及本港多位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在歌和老街公园推行「潮装公园」计划,预计工程将于二零一二年年底或之前完成。
|
|
「潮装公园」计划为康文署辖下公园设施注入新意。图为鲗鱼涌公园的「藤织空间」座椅。 |
|
「艺绽公园2012」计划邀得三所本地大学的建筑系学生,于二零一二年三月至二零一三年一月期间,为尖沙咀东海滨平台花园、大埔海滨公园和赤柱海滨长廊创作公共艺术作品,为这三个临海的公园添上新妆。
|
|
「艺绽公园2012」计划举办林林总总的活动,让艺术更贴近公众。图为其中一项在公园举办的表演节目。 |
|
为鼓励大众参与艺术和推广本地艺术作品,政务司司长办公室通过「添马舰公众艺术计划」公开征集作品提案,获选作品会在添马公园展示。首批艺术品预计在二零一二年年中安装妥当。
|
|
「添马舰公众艺术计划」透过展板公开征集作品提案,获选作品会在添马公园展示。 |
|
办事处于二零一二年一月在将军澳市镇公园、室内单车场及体育馆推行「公共艺术计划」,向本地和海外艺术家征集作品提案。 「西贡区议会公众艺术计划2009」的四件艺术作品亦于二零一一年安装妥当。
|
|
「西贡区议会公众艺术计划」中获主办单位委约制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已安置于康文署辖下多个场地。图为座落于将军澳宝翠公园的《跨越》。 |
|
自二零一二年一月起,办事处与香港设计中心合办「由兵马俑启发设计」公共艺术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广于二零一二年七月至十一月期间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的「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
为鼓励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欣赏视觉艺术,办事处举办第五届「艺游邻里计划」,为三位本地艺术家在不同地区举办个展,又与多个机构及多位本地设计师合作,致力通过艺术欣赏凝聚不同阶层的社会人士。
|
|
「艺游邻里计划V」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林东鹏的艺术作品。 |
|
坐落于油街12号的红砖建筑物极富历史价值,并已借宪报宣布为法定古迹。为加强社区参与,办事处与多个非政府机构合作,举办独特的「油街12之试镜」计划,邀请12个迥然不同的组合(包括iPhone用户、建筑系学生、南亚裔家庭、北角区居民等),与艺术家携手合作,通过摄影创作关于这幢建筑物的故事。是次活动的摄影作品和幕后花絮已于二零一二年一月起上载互联网,供公众浏览。
|
|
「油街12之试镜」计划邀请12个不同社群与12位艺术家合作,摄制与油街12号有关的不同作品。图为该计划的纪念品。 |
|
办事处又与多个内地市政组织合作,筹办「香港图像艺术节2011:新一代!国际大学生交流展」,以促进大珠江三角地区的文化合作。这项展览由康文署、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处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合办,并由艺术推广办事处、关山月美术馆和香港版画工作室协办。展览于二零一一年八月首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作为「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志庆活动,并于二零一一年九月至十月期间移师香港沙田大会堂展出。
办事处举办了两项展览,展出来自中国、澳洲、巴西、加拿大、捷克、意大利、马来西亚、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约160名大学生的作品,并举办一系列配套活动,又通过网上虚拟展览向世界各地进行宣传,借此建立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艺术推广办事处辖下的香港视觉艺术中心是一所提供视觉艺术训练的机构,年内举办了多项具代表性的计划,包括为艺术爱好者和年轻艺术家提供为期一年艺术训练的「艺术专修课程」,以及鼓励知名艺术家在留驻期间与公众互动交流并举行作品展览的「艺术家留驻计划」。
|
|
艺术专修课程毕业生的中国书画作品,于香港大会堂展出。 |
|
另外,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于二零一一年夏季与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合作,推出全新的「『美丽新世界』社区艺术夏令营」计划,并于二零一一年八月初举办两个艺术营,让残疾人士参与绘画、环境艺术、讲故事、面具和影偶创作等工作坊,谱写出属于自己、摆脱城市生活枷锁的「美丽新故事」。结业礼暨展览于二零一一年八月底举行,为该计划画上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