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本署舉辦多項由本地和海外藝術家呈獻的藝術節活動、表演及觀眾拓展活動。此外,本署亦繼續管理本港多個主要表演場地。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是本港重要的演藝場地,上演不同類型的節目。設施包括設有2 019個座位的音樂廳、1 734個座位的大劇院,以及可容納496名觀眾的劇場。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在文化中心舉行的表演共673場,入場觀眾逾627 000人次。

 

年內,文化中心舉行多個大型活動,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法國五月藝術節」、「中國戲曲節」、「國際綜藝合家歡」及「世界文化藝術節」。多個訪港的知名藝團,包括柏林愛樂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及上海越劇院一團,亦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重要節目包括香港歌劇院的《阿伊達》(威爾第作品)及《塞維爾理髮師》(羅西尼作品)、蜷川幸雄劇團的《蜷川馬克白》及伊娃.葉爾芭波娜佛蘭明高舞蹈團的《面貌》,以及蕾妮.費蘭明演唱會和丹尼爾.特霍諾夫演奏會。

 

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仍然是市民觀賞大型戶外節目,包括「新春國際匯演之夜」、元宵綵燈會及煙花匯演的熱門地點。

 

梳士巴利花園由文化中心管理,優化工程竣工後於二零一七年十二月重新開放。花園由國際著名園境規劃設計師James Corner教授聯同數位國際及本地設計師一同設計,務求活化維港海濱,營造匯聚文化、園境及藝術的公共空間,成為市民日常休憩及歡度節慶的好去處。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內設1 434個座位的音樂廳、463個座位的劇院,以及面積590平方米的展覽廳。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大會堂舉行了608場節目,觀眾約有362 000人次。

 

年內,不少著名藝術家和藝團在大會堂演出,包括潘尼迪爾、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韋爾比亞音樂節室樂團、鄭京和、十六合唱團、中國國家京劇院、愛沙尼亞之聲、勅使川原三郎、赫德里希、麗徹.巴頓.派恩及西班牙之風古樂團。一眾本地藝術家,包括李垂誼、吳美樂、林昭亮、尤聲普及羅家英等,亦曾在大會堂獻藝。

社區演藝設施

 

本署負責管理社區演藝設施網絡,為地區居民提供欣賞文化藝術的場地。較大型的場地包括沙田大會堂、荃灣大會堂、屯門大會堂、葵青劇院、元朗劇院和高山劇場;較小型的場地則有西灣河文娛中心、上環文娛中心、牛池灣文娛中心、大埔文娛中心和北區大會堂。這些設施亦可出租供文化團體使用。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以上場地舉行了6 384場節目,觀眾約有2 109 000人次。

 

本署推出場地贊助計劃,讓地區藝術團體免費使用上述設施,為區內居民舉辦文化活動。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98個社區藝術團體受惠於場地贊助計劃,共舉辦620項活動,吸引約106 000人次參與。

支持粵劇發展

 

鑑於粵劇界對本地表演場地需求殷切,本署推行優先租場政策,讓專業粵劇團體優先租用高山劇場,此外亦可在特定時段優先租用另外五個表演場地。

 

高山劇場的劇院設有座位1 031個,而在二零一四年落成,專為粵劇表演而設計的新翼則設有600個座位的演藝廳和數間排演室。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演藝廳共舉行了約280場表演,入場觀眾逾108 000人次。為進一步推廣粵劇,新翼於二零一七年九月開設粵劇教育及資訊中心。中心分為五個展區,參觀者可以透過多媒體錄像、照相設施及觸控式屏幕等設備,認識粵劇的歷史、演員、行當、化妝、歌詞、劇本及音樂。

 

另一個專供中國戲曲使用的場地是油麻地戲院,內設一個300個座位的劇院和兩間活動室。戲院建於一九三零年,是本港市區碩果僅存的戰前電影院,一九九八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是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油麻地戲院和旁邊的紅磚屋(一級歷史建築)活化後於二零一二年重開,自此成為粵劇演員培訓和演出的重要場地。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油麻地戲院舉行了約280場表演,入場觀眾逾六萬人次。

計劃興建的新設施

 

現正施工的東九文化中心位於牛頭角,預計在二零二零年落成後,可紓緩本港演藝設施嚴重短缺的情況。文化中心將設有一個1 200個座位的演藝廳、一個550個座位的劇場、三個設有120至250個座位的音樂/舞蹈/戲劇小劇場、排練室、藝術商店、餐廳及咖啡店等。粉嶺的新界東文化中心尚在策劃階段,落成後將會設有一個1 400個座位的演藝廳及700個座位的劇場,提供更多表演設施及排練場地,滿足新界東地區的需求。

場地伙伴計劃

 

本署的「場地伙伴計劃」以三年為一期,第三輪計劃已於二零一八年三月結束。計劃旨在鼓勵場地與演藝團體建立伙伴關係,有助提升伙伴藝團的形象,吸引更多觀眾,以及善用場地設施,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藝術活動。該計劃以不同形式支援演藝團體,例如提供工作間、安排優先使用場地設施、給予基本資助、協助宣傳等。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本署的20個場地伙伴(包括以個別、聯合和聯盟形式參與的藝團)合共舉辦了654場表演,並參與了1 011項觀眾拓展活動,共吸引約69萬人次入場。

 

場地

場地伙伴

(1)   香港大會堂

香港小交響樂團
香港話劇團

(2)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管弦樂團
香港中樂團
香港芭蕾舞團
進念.二十面體

(3)   葵青劇院

中英劇團
W創作社及風車草劇團

(4)   牛池灣文娛中心

東邊舞蹈團

(5)   北區大會堂

香港戲劇工程

(6)   西灣河文娛中心

誇啦啦藝術集匯

(7)   沙田大會堂

粵劇營運創新會
三角關係及一路青空

(8) 上環文娛中心

劇道場及iStage

(9)   荃灣大會堂

香港舞蹈團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10) 屯門大會堂

春天實驗劇團及香港青苗粵劇團
普 劇場

(11)  油麻地戲院

香港八和會館

(12) 元朗劇院

香港梨園舞台

 

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

 

「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旨在培育年輕的藝術行政人員,讓他們日後為本地文化界的行政及發展工作出一分力。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的見習員職位共31個。

 

該計劃為期兩年,讓藝術行政見習員學習有關場地運作、設施管理、活動推廣,以及演藝節目、嘉年華和藝術節籌辦工作的基本知識。舞台管理見習員亦會派駐康文署轄下場地,在舞台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習指定範疇的專業技能。

 

年內,本署亦向20個場地伙伴和香港藝術節協會提供資助,聘用42名見習員學習有關演藝團體和藝術節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