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是本港重要的演藝場地,上演不同類型的節目。設施包括設有2 019個座位的音樂廳、1 734個座位的大劇院,以及可容納496名觀眾的劇場。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在文化中心舉行的表演共673場,入場觀眾逾627 000人次。
年內,文化中心舉行多個大型活動,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法國五月藝術節」、「中國戲曲節」、「國際綜藝合家歡」及「世界文化藝術節」。多個訪港的知名藝團,包括柏林愛樂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及上海越劇院一團,亦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重要節目包括香港歌劇院的《阿伊達》(威爾第作品)及《塞維爾理髮師》(羅西尼作品)、蜷川幸雄劇團的《蜷川馬克白》及伊娃.葉爾芭波娜佛蘭明高舞蹈團的《面貌》,以及蕾妮.費蘭明演唱會和丹尼爾.特霍諾夫演奏會。
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仍然是市民觀賞大型戶外節目,包括「新春國際匯演之夜」、元宵綵燈會及煙花匯演的熱門地點。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內設1 434個座位的音樂廳、463個座位的劇院,以及面積590平方米的展覽廳。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大會堂舉行了608場節目,觀眾約有362 000人次。
年內,不少著名藝術家和藝團在大會堂演出,包括潘尼迪爾、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韋爾比亞音樂節室樂團、鄭京和、十六合唱團、中國國家京劇院、愛沙尼亞之聲、勅使川原三郎、赫德里希、麗徹.巴頓.派恩及西班牙之風古樂團。一眾本地藝術家,包括李垂誼、吳美樂、林昭亮、尤聲普及羅家英等,亦曾在大會堂獻藝。
社區演藝設施
本署負責管理社區演藝設施網絡,為地區居民提供欣賞文化藝術的場地。較大型的場地包括沙田大會堂、荃灣大會堂、屯門大會堂、葵青劇院、元朗劇院和高山劇場;較小型的場地則有西灣河文娛中心、上環文娛中心、牛池灣文娛中心、大埔文娛中心和北區大會堂。這些設施亦可出租供文化團體使用。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以上場地舉行了6 384場節目,觀眾約有2 109 000人次。
支持粵劇發展
鑑於粵劇界對本地表演場地需求殷切,本署推行優先租場政策,讓專業粵劇團體優先租用高山劇場,此外亦可在特定時段優先租用另外五個表演場地。
高山劇場的劇院設有座位1 031個,而在二零一四年落成,專為粵劇表演而設計的新翼則設有600個座位的演藝廳和數間排演室。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演藝廳共舉行了約280場表演,入場觀眾逾108 000人次。為進一步推廣粵劇,新翼於二零一七年九月開設粵劇教育及資訊中心。中心分為五個展區,參觀者可以透過多媒體錄像、照相設施及觸控式屏幕等設備,認識粵劇的歷史、演員、行當、化妝、歌詞、劇本及音樂。
計劃興建的新設施
場地伙伴計劃
場地 |
場地伙伴 |
(1) 香港大會堂 |
香港小交響樂團 |
(2) 香港文化中心 |
香港管弦樂團 |
(3) 葵青劇院 |
中英劇團 |
(4) 牛池灣文娛中心 |
東邊舞蹈團 |
(5) 北區大會堂 |
香港戲劇工程 |
(6) 西灣河文娛中心 |
誇啦啦藝術集匯 |
(7) 沙田大會堂 |
粵劇營運創新會 |
(8) 上環文娛中心 |
劇道場及iStage |
(9) 荃灣大會堂 |
香港舞蹈團 |
(10) 屯門大會堂 |
春天實驗劇團及香港青苗粵劇團 |
(11) 油麻地戲院 |
香港八和會館 |
(12) 元朗劇院 |
香港梨園舞台 |
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
「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旨在培育年輕的藝術行政人員,讓他們日後為本地文化界的行政及發展工作出一分力。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的見習員職位共31個。
該計劃為期兩年,讓藝術行政見習員學習有關場地運作、設施管理、活動推廣,以及演藝節目、嘉年華和藝術節籌辦工作的基本知識。舞台管理見習員亦會派駐康文署轄下場地,在舞台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習指定範疇的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