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不同類型的演藝節目。設施包括設有2 019個座位的音樂廳、1 734個座位的大劇院,以及可容納496名觀眾的劇場。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在文化中心舉行的表演共634場,入場觀眾逾579 000人次。
年內,文化中心舉行多個大型文化活動,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法國五月藝術節」、「中國戲曲節」、「國際綜藝合家歡」及「新視野藝術節」。不少訪港的國際知名藝團,包括費城樂團、英國艾甘•漢舞蹈團及中國國家話劇團,亦在香港文化中心的舞台演出。其他重要節目包括威爾第歌劇《奧賽羅》、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演出的《理查三世》、《卡洛斯‧阿哥斯達告別古典芭蕾之旅》,以及約書亞‧貝爾、梅理‧柏拉雅及米沙‧麥斯基的演奏會。
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是觀賞「新春國際匯演之夜」、元宵綵燈會和煙花匯演等大型戶外節目的熱門地點。周末舉行的「伙伴創意市集@文化中心」則設有各類手工藝品攤檔和藝術攤檔,為本地青年和藝術團體提供平台發揮創意。
香港大會堂於一九六二年落成啓用,建築設計屬包浩斯風格,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設施包括設有1 434個座位的音樂廳、463個座位的劇院,以及面積590平方米的展覽廳。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大會堂舉行了592場節目,觀眾約有353 000人次。
年內,不少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和藝團在大會堂演出,包括薇莎拉茲、歐伊斯特拉夫弦樂四重奏、意大利協奏團、法國之風、海燕合奏團、薩爾斯堡室樂團、安德塞斯基、尤莉亞‧費莎、哈特拿沙揚、慕蕾‧奈斯比及維也納兒童合唱團。一眾享負盛名的本地藝術家,包括李垂誼、鄺勵齡、林昭亮、尤聲普及陳好逑等,亦曾在大會堂獻藝。
本署的演藝設施遍布港九新界,是舉辦文化節目的熱門地點。較大型的演藝場地包括沙田大會堂、荃灣大會堂、屯門大會堂、葵青劇院、元朗劇院和高山劇場;較小型的場地則有西灣河文娛中心、上環文娛中心、牛池灣文娛中心、大埔文娛中心和北區大會堂。
為慶祝沙田大會堂30周年,本署在二零一六年完成大會堂外牆全面翻新工程,把公眾範圍改成藝術空間,展出當代藝術流動裝置《C卡車》及大型花藝裝置,此外還邀得多個本地和海外藝團演出一連串精彩節目並舉辦同樂日。
年內亦有多個文化團體租用本署設施,舉辦藝術活動。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以上場地舉行了6 318場節目,觀眾約有2 103 000人次。
為推動公眾參與藝術,本署推出場地贊助計劃,讓地區藝術團體免費使用本署的設施,為區內居民舉辦文化活動。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95個社區藝術團體獲本署贊助場地,舉辦共644項活動,並吸引約107 000人次參與。
鑑於粵劇界對本地表演場地需求殷切,本署推行優先租場政策,讓專業粵劇團體優先租用高山劇場以及在特定檔期優先租用另外五個主要表演場地。
油麻地戲院屬專作中國戲曲及相關活動用途的場地,設有一個300個座位的劇院和兩間活動室。戲院建於一九三零年,是本港市區碩果僅存的戰前電影院,一九九八年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油麻地戲院和旁邊的紅磚屋(一級歷史建築)活化後於二零一二年重開,現已成為粵劇新秀培訓和演出的重要場地。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油麻地戲院舉行了超過280場表演,入場觀眾約62 000人次。
高山劇場新翼於二零一四年開幕,專為粵劇表演而設計。新翼設有600個座位的演藝廳和排演室,配備現代化設施,與舊翼設有1 031個座位的劇場互相補足,實為演出和排練粵劇的理想場地。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高山劇場演藝廳共舉行了約200場表演,入場觀眾逾81 000人次。
二零一六年一月,政府在牛頭角動工興建東九文化中心,以增加本港的演藝設施,並全面推動區內文化藝術的發展。地基工程已在二零一七年年初完成,上蓋工程隨即在同年七月展開。文化中心將設有一個1 200個座位的演藝廳、一個550個座位的劇場、三個設有120至250個座位的音樂/舞蹈/戲劇小劇場、排練室、藝術商店、餐廳及咖啡店等,附屬設施則包括辦事處、停車位、公眾休憩用地和上落客貨區。文化中心訂於二零二零年年底落成,預計將會成為東九龍的主要文化設施。
第三輪「場地伙伴計劃」由二零一五年四月至二零一八年三月實行。這項計劃以三年為一期,目的在於鼓勵場地與演藝團體建立伙伴關係,以提升伙伴藝團的形象,吸引更多觀眾,以及善用現有的場地設施,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藝術活動。本署以不同形式支援演藝團體,例如提供工作間、優先使用場地設施的安排、撥款資助和加強宣傳等。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本署的20個場地伙伴(包括以個別、聯合和聯盟形式參與的藝團)合共舉辦了716場表演,並參與了900項觀眾拓展活動。觀眾和活動參加者合共約有722 000人次。
場地 | 場地伙伴 |
---|---|
(1) 香港大會堂 | 香港小交響樂團 香港話劇團 |
(2) 香港文化中心 | 香港管弦樂團 香港中樂團 香港芭蕾舞團 進念‧二十面體 |
(3) 葵青劇院 | 中英劇團 W創作社及風車草劇團 |
(4) 牛池灣文娛中心 | 東邊舞蹈團 |
(5) 北區大會堂 | 香港戲劇工程 |
(6) 西灣河文娛中心 | 誇啦啦藝術集匯 | (7) 沙田大會堂 | 粵劇營運創新會 三角關係及一路青空 |
(8) 上環文娛中心 | 劇道場及iStage |
(9) 荃灣大會堂 | 香港舞蹈團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
(10) 屯門大會堂 | 春天實驗劇團及香港青苗粵劇團 普 劇場 |
(11) 油麻地戲院 | 香港八和會館 |
(12) 元朗劇院 | 香港梨園舞台 |
「藝術行政見習員計劃」旨在培育年輕的藝術行政人員,讓他們日後在本地文化界的發展工作出一分力。
該計劃為期兩年,為藝術行政見習員提供有關場地運作、設施管理、活動推廣,以及演藝節目、嘉年華和藝術節籌辦工作的培訓。舞台管理見習員亦會派駐康文署轄下場地,在署內舞台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習有關專業知識。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的見習員職位共31個。
年內,本署亦資助20個場地伙伴和香港藝術節協會聘用42名見習員,學習有關演藝團體和藝術節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