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組
文物修復組主要為公共博物館的館藏提供修護服務,使文物得以長久保存,世代相傳。修復組年內共處理和修復了583項文物,包括書畫、歷史文獻、印刷品、紡織品、金屬品、陶瓷、有機類文物和出土文物。此外,修復組也繼續為各項專題展覽提供技術支援服務,並協助管理14所公共博物館、兩所文物中心、古物古蹟辦事處和藝術推廣辦事處所收藏的約20萬件藏品。
文物修復專家正在修補植桂書室一件損毀了的木製文物。 |
修復組以試驗性質使用濕度感應器和測壓計蒐集李鄭屋漢墓四周土壤的水文地質數據,此舉大大有助文物修復主任了解墓中磚塊的潮濕和鹽分游移問題,以便為這座重要的古蹟擬訂適當的保存策略。修復組最新購置的X-射線衍射儀將有助測定博物館藏品的狀況、物料性質、劣化機理以至來源等,然後為藏品制訂適合的處理方案。
文物修復專家正在分析從測壓計和濕度感應器蒐集所得的數據,以研究李鄭屋漢墓的水文地質狀況。 |
在教育和推廣工作方面,修復組年內首次在「學校文化日計劃」下推出「文物修復校訪週」活動,以期向在校學生宣揚文物修復的信息,並擴闊他們的視野。修復組在參與學校內舉行有關文物修復的講座、工作坊和展覽,深受師生歡迎。在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度,修復組亦舉辦了50個文物修復工作坊、修復室幕後遊和專題講座,吸引共1 208人次參加。為推動更多市民支持香港的文物保存工作,修復組招募了一隊文物修復義工。年內義工隊伍慷慨獻出合共515小時,為多項修復計劃提供服務。
為推廣本地的文物修復工作,並加強與海外同行的專業聯繫,文物修復組於二零零八年九月,派員出席國際博物館協會文物修復委員會在新德里舉行的國際會議,並在會上發表了兩篇文物修復學術論文和一份文物修復學術論文海報。兩篇學術論文的題目分別為《光輝再復活化甘棠第成孫中山紀念館》和《文物修復拓展公眾參與在香港》,而學術論文海報的題目則為《X-射線螢光譜儀在自然歷史文物的應用》。
文物修復專家於印度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協會文物修復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論文,展示本署對保存香港本土文物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