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古蹟辦事處
本署通過古物古蹟辦事處,在保護和推廣本港的考古和建築文物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
年內完成的重要工作,包括宣布瑪利諾修院學校、景賢里及青洲燈塔建築群為法定古蹟。古物古蹟辦事處又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第53章)為多幢歷史建築物進行修復和修葺工程,當中包括河上鄉居石侯公祠、上碗窰樊仙宮、廈村楊侯宮、新田大夫第,以及中環梅夫人婦女會。此外,植桂書室的全面修復工程亦已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展開。
瑪利諾修院學校主樓於一九三七年落成,其主樓及修院在二零零八年列為法定古蹟。 |
古物古蹟辦事處除了在受發展計劃影響的考古遺址進行搶救發掘工作外,還協助多項發展工程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並監察緩解措施的實施情況。
二零零八年,古物古蹟辦事處為啟德發展計劃進行考古影響評估工作時,發現了龍津橋的遺蹟,現正擬訂保育計劃,以保存龍津橋的遺蹟。此外,辦事處還於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在屯門掃管笏展開大規模的搶救發掘工作,並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底完成有關工作。辦事處另於西貢、元朗、南丫島及沙頭角進行考古勘探,以保護地下考古遺蹟免受建築工程破壞。
當局就啟德發展計劃進行考古影響評估時發現的龍津橋遺蹟。龍津橋建於一八七三至七五年間,是連接九龍寨城正門與海岸的登岸碼頭。 |
年內,香港文物探知館及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分別吸引了142 961和97 711人次參觀。文物館介紹屏山鄧族的歷史文物及屏山文物徑沿途的名勝古蹟,而探知館則提供本港文物方面的資料和舉辦有關的專題展覽。年內舉辦的大型展覽,包括「共建香江:法國築蹟160年」展覽及「香港文物古蹟的保護」展覽。
古物古蹟辦事處於二零零八年三月推出一個名為「香港傳統中式建築資訊系統」的全新電子數據庫系統,讓市民可以瀏覽約200個傳統中式村落和建築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