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列印
文化事务

文物修复组

文物修复组于年内修复了1 176项不同类型的藏品,包括画作、历史文献、相片、纺织品、金属品、陶瓷、有机文物和出土文物,协助公共博物馆保存文物。此外,修复组也为各项专题展览提供技术支援服务,并为各间博物馆、古物古迹办事处及艺术推广办事处的藏品制订及进行适切的保存方案。

文物修复专家为服装模型穿上粤剧戏服,这套戏服是香港文化博物馆「羽佳粤剧藏品选粹」展览的展品之一。

由于在香港国际机场举行的多项展览大受欢迎,修复组与机场管理局再度合作,在机场举办五个专题文化展览,分别为「流金岁月: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粤剧舞台美术」、「粤剧巡礼」、「百载香江风情」及「茗趣源流」。

文物修复组亦在年内开设了名为「香港文物修复义工」(Conservation-Volunteers Hongkong)的Facebook帐户,加强与文物修复义工沟通,以及使更多市民认识文物修复义工计划。除了与大众分享有关义工服务的相片和资讯外,该帐户亦提供了一个渠道让修复组接触市民大众。全年文物修复义工为12项修复计划,合共献出逾1 100小时的义务工作。

文物修复组举办了37个文物修复工作坊、修复室幕后游和专题讲座,吸引了1 892人参加,当中包括来自28间学校及各大专院校的1 449名学生。

一名文物修复义工协助参与「2010/11学校文化日计划 — 文物修复D.I.Y.工作坊」的学生制作小型画框。
文物修复组人员(左一)向大学生介绍该组的工作。

为促进与外地的同业进行专业交流及紧贴业内的最新发展,修复组年内派员在内地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二届大会、第七届历史建筑结构分析国际会议、自然因素与文献保存保护亚洲地区研讨会,以及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2010年度金属文物修复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论文题目包括《香港的文物修复教育》、《衡情度理 — 修缮,还是更换?》、《各种内墙油漆之有机化合物和挥化物的成份比较及对纸本文物的影响》,以及《综合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保存「葛量洪号」灭火轮的应用》。

Top

繁體 英文 香港政府一站通 联络我们 网页指南 亚洲国际都会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搜寻